部分尾矿中含有铜、铅、锌、镉、汞、锑、镍等重金属,氰化物,砷化物,甚至含有放射性元素和浮选残留的芳香族化合物、氯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等有害药剂,这些物质直接进入土地,造成土地污染,严重的尾矿扬尘还会造成附近土地明显沙化。
尾矿对土地造成的直接污染一般分为四类:①水环境污染。尾矿堆放、事故流失,以及尾矿淋滤液导致尾矿中混杂的酸、碱、悬浮物质、重金属、选矿药剂及含硫化合物等直接进入水体以及和水体接触的土地中,毒害牲畜和鱼类,甚至人类。污染后的生态环境自身恢复需要上百年,有些甚至无法恢复。②土壤污染。尾矿中的各种有害重金属离子迁移到土壤并逐渐富集,严重污染土壤环境。③空气污染。尾矿颗粒细、质量轻,具有遇水易流、遇风易扬等缺点,因此干燥地区堆放的尾矿很容易随风飞扬,引发空气污染,进而沉降在土地中。④放射性污染。某些矿产资源含有诸如Ra的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尾矿排弃后,会对周围环境包括生物造成放射性污染,甚至可以通过植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矿山采选过程中,废石堆不仅需要占压大面积土地,而且会直接污染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废石堆积物中有害、有毒物质直接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和质量恶化;废石大量堆存,破坏原有地形地貌、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废石中含有有害物质,如砷、铅、铬、镉等重金属,酸性物质等,会被水冲刷进入地表水体或被溶解渗入地下水域,造成土壤污染;废石中往往会形成放射性等危害,破坏环境,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废石堆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环境、污染土地,在污染过程前后,其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未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