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法学 . 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 民俗 . 民间社会组织民俗(中国) . 人生礼仪 . 丧葬习俗 . 〔丧葬礼仪〕

报丧

/announce a death/
最后更新 2024-10-08
浏览 103
最后更新 2024-10-08
浏览 10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丧礼仪式,人死之后,丧家向亲眷友人口头或书面发布死讯。

英文名称
announce a death
所属学科
社会学

各地报丧者、报丧方式、报丧对象都有所不同。过去在山东,在开吊之前,通常由死者的儿子或侄子担任报丧人,他们来到亲友家中,先磕头后报告死因、死亡时辰等,报告完毕立即返家。丧家门口贴出丧榜,公示家中有丧事,有向众人报丧的作用。天津是在举哀、开殃单之后派人出去报丧。亲近者闻讯即来探丧,哀哭于尸侧。在清代的南京,父母去世后,如有两子,一子守灵,一子到亲族家,匍匐门外,哭泣报丧。民国以后“已无此礼,惟传单遍报所知者”,快出殡时,“乃遍讣戚友”。闽南人在定下大殓的时辰后,才出去报丧。大户人家往往书写讣闻通知亲友,小户人家则派人口头告知。一般而言,父丧需子女到叔伯、姑母家报丧,母丧则孝子亲自到母亲的娘家人那里报丧。近现代还通过电话、电报等报丧,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去世,在报纸上刊登讣告,也是一种报丧方式。当代报丧更加多样,通过手机短信、微信、视频等都可以向亲友发布讣闻,完成报丧过程。

  • 石奕龙.中国民俗通志·丧葬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