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学 . 外国经济史 . 〔人物〕

萨伊,J.-B.

/Jean-Baptiste Say/
条目作者晏智杰

晏智杰

最后更新 2024-04-10
浏览 177
最后更新 2024-04-10
浏览 17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767-01-05~1832-11-15)

继F.魁奈之后,法国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者,亚当·斯密学说的解释者和宣传者。

英文名称
Jean-Baptiste Say
国籍
法国
出生日期
1767-01-05
去世日期
1832-11-15
出生地点
里昂
去世地点
巴黎

生于里昂,卒于巴黎。他关于自由竞争的市场力量会使生产和需求达于均衡,即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观点,被称为萨伊定律,曾被人们广泛接受,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内,其理论支配了法国官方的经济学界。

萨伊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即开始学习经商。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时,他正在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任职,拥护当时大资产阶级的执政,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一度从军。雅各宾派上台后,他感到不满转而反对革命。1794~1799年,萨伊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的主编,于该刊发表经济文章,批评国民大会活动,得到拿破仑的赏识,被委任为法官,又临时派往财政委员会工作。1803年,他出版《论政治经济学,或略论财富是怎样产生、分配和消费的》(简称《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宣扬斯密的贸易自由放任思想,由于拒绝拿破仑要他彻底修改全书的要求而被降职,最后被迫辞去公职。1805年与人合伙开办机器纺纱厂,1813年停办。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他又受到重视,被派往英国考察工业。1816年起先后在法国阿森尼大学和工艺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他把讲稿整理为《实用政治经济学全教程》(共6卷)。1830年萨伊还担任过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主要著作除上述外,还有《政治经济学入门》(1815)、《关于政治经济学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商业普遍萧条的原因给马尔萨斯先生的信》(1820)、《政治经济学杂录和通讯》(1833)。

萨伊将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财富的消费。他认为生产不创造物质,只是创造效用,把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称作“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他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如土地等)协同创造产品,提供效用,从而协同创造价值。对这3种生产要素的使用,要支付代价,也就是对它们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要给予报酬,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润、土地得地租。他否定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坚持斯密的收入价值论:即工资、利润和地租这3种收入构成价值,它们组成商品的生产费用,然后用生产费用来决定价值。他还把生产费用和供求论结合起来,借助于供求关系,以随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而变动的价格作为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

萨伊认为由劳动、资本和土地创造的某种效用,授予物品以价值,购买这价值的手段也同样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所创造的其他产品所组成的,于是,生产就给产品创造需求。他认为货币并非一切交易的目的,只不过是媒介而已,在交换中,它只起“一瞬间”的作用,所以商品交换无论多么复杂,最终总是以商品交换商品。如果一种产品难于脱售而产生过剩,并非由于缺乏货币,而是由于某些产品生产过少所致。他由此得出几个结论:生产越多,销路会越广;一企业的成功,有助于其他企业,全体利害与共;进口会给本国产品开辟销路;鼓励消费无益,重要在于激励生产。萨伊这一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它被用来论证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