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载纱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画中常见身披纱丽的妇女形象。纱丽最初只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着,后逐渐演变为妇女的日常装束。
纱丽是一块宽约1.5米、长约6米(有些可达到9米)的布料,质地为棉布或丝绸。因印度种植棉花与纺纱织布的历史极其久远,价格便宜,故棉布较多;穷人用棉布,富人用丝绸或薄纱,上缀以金丝银线制成的纹样装饰。纱丽的装饰纹样多采用手绘、织花、印花等方式表现,注重装饰趣味,章法工整,结构严密,具有典型波斯细密画风格(见图)。妇女们喜欢随着季节或天气的变化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颜色偏淡,如浅黄色、浅蓝色、浅绿色等;冬季多为深红色、宝蓝色;雨季时多为深绿色。纱丽式样繁多,不拘一格,一般未婚姑娘将纱丽卷到腰部,已婚妇女则把纱丽从头披到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缠裹为特征的纱丽,向世人展示着既传统又时尚的人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