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隋唐宋元明清考古 . 明清考古 . 墓葬

黔南水族墓群

/Tombs of Sui Nationality at southern GuiZhou/
条目作者宋先世

宋先世

最后更新 2025-03-15
浏览 140
最后更新 2025-03-15
浏览 14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黔桂地区明清时期水族墓群。

英文名称
Tombs of Sui Nationality at southern GuiZhou
所处时代
明清时期
位置
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保护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间
2013
批次
第七批

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多集中分布在水族村寨附近,现在保存较多的有荔波县水甫村墓地、洞托墓群,三都水族自治县引朗墓群、马联—拉佑墓群、石板寨墓群、水梅墓群、水备墓群、甲路墓群,榕江县水尾墓群,独山县天星墓群等,其余多呈零星分布。水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黔南水族墓葬是明清时期水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精神与物质文化相结合的实物遗存,兴起于明代,流行于清代,绝迹于中华民国时期。2006年,对荔波县水甫村墓地进行过调查勘探和清理。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形式为半石结构与半地穴式相结合。墓葬的地下部分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有木质葬具,葬式为仰身直肢,头部多枕有青灰瓦片。出土随葬器物较少,多为墓主人随身佩戴的发簪、耳环、指环等银质装饰品。墓葬的地上部分有石构的长方形或圆形建筑,以1~3层的多层叠砌的箱式长方形为代表。墓顶多构建成仿房屋建筑人字顶两面坡或仿房屋瓦面式样,墓头多装饰仿牛角形的石雕,两角刻鱼、中为葫芦,寓意双鱼托福。在部分墓壁外,雕刻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吉语等装饰,主要内容包括八仙过海、鱼跃龙门、双龙抢宝、丹凤朝阳、祭祀、出行、乐舞、杂耍、放牧、屠牛、铜鼓纹等。

水甫村墓地2号墓侧视图(宋先世 供图)水甫村墓地2号墓侧视图(宋先世 供图)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