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管理学 . 图书馆学 . 文献学与文献保护 . 【中国古籍整理】 . 中国古籍形制

线装

/thread binding/
条目作者李致忠

李致忠

最后更新 2024-01-03
浏览 506
最后更新 2024-01-03
浏览 50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之一。

英文名称
thread binding
创立时间
唐末、五代
实行时间
明代中期以后
实行地区
中国
所属学科
图书馆学、出版学

中国用线装订书籍,大约出现在唐末、五代,盛行于明代中期以后。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王洙原叔内翰尝云‘作书册粘叶为上,久脱烂,苟不逸去,寻其次第,足可抄录。屡得逸书,以此获全。若缝缋,岁久断绝,即难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数册,错乱颠倒。伏读岁余,寻绎缀次,方稍完复,乃缝缋之弊也’。”表明宋代还用线装订过书,由于弊病较多,未能实行开来。线装结构示意图线装结构示意图到明代中期,书籍的阅读更加频繁,包背装容易散落,不能适应需要,线装书开始盛行。线装书在折页方面,与包背装完全相同,即正折,版心外向。所不同者,包背装是以整张书皮粘裹书背;线装则是采用两张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书皮,书册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与书背戳齐,然后打眼订线。一般只打四个孔,称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称六针眼装。订书的线讲究用白色或米黄色丝线,双道。有时还在上下两个书角处用浅蓝、浅黄或棕色的绫包起来,称包角。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页,有时多至两三张,称护页或副页。

线装装帧在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散破了也便于重装,恢复原貌。这种装帧现在仍在流行,并被视为典雅的装帧。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