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典兴起。“法特莱克”为瑞典语,意思为“速度游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教练员G.霍迈尔在自然跑训练法的基础上,为越野跑运动员设计出了这种加速跑与慢跑交替进行的发展耐力的训练方法。它既是持续训练法的一个变种,又是另一种变换训练法。
其特点是不同于有严格规定的间歇训练法或重复训练法,通常只是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或距离)指标,运动员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路线和调控训练负荷,决定穿插一系列与慢跑或步行交替进行的不定时间、不定距离的加速跑、反复跑甚至冲刺跑。训练场地主要选择空气新鲜,地势多变,可以很好调节运动员训练情绪的自然环境,如起伏不平的原野、森林、湖畔、田间小路等。
创立初期,法特莱克训练法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运动项目。一般安排在准备期训练阶段以发展一般耐力,以及在不同时期作为放松或调节性训练。
法特莱克训练法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充分提高运动员的心肺机能、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运动支撑器官的承受力,以及协调和灵敏能力等;利于消除由于训练或比赛造成的机体疲劳以及由于训练环境单一、内容枯燥等原因造成的精神疲惫,从而减少过度训练的可能性,使运动员享受训练过程,调节情绪,激发训练动机。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法特莱克训练法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其训练负荷难以掌控。因此,一般在以提高竞技能力为目的的训练中,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为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安排的,而在以放松或调节为目的的训练中,则需要及时准确地对训练过程予以科学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