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工业行业结构 .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

/industry convergence/
条目作者周耀东、孙昭昱 撰张丹宁 修订
条目作者周耀东、孙昭昱 撰

周耀东、孙昭昱 撰

张丹宁 修订

张丹宁 修订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9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9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英文名称
industry convergence
所属学科
经济学

产业融合的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N.罗森伯格(Nathan Rosenberg)对美国机械设备业演化的分析。研究表明,19世纪初,在高度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中,一些机械设备被制造出来,专门用于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类终端产品;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一个独立的、专门化的机械设备业才开始出现。罗森伯格将这种产品功能和性质完全无关的产业因采用通用技术而导致的独立化过程称为技术融合。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通过对最新技术发展的观察,用3个重叠的圆圈来形象地描述电子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业三者间的技术融合,并指出这3个产业的交叉处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举行了世界第一次关于产业融合的学术论坛“冲突的世界:计算机、电信以及消费电子学研讨会”。199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了“在数字技术与管制范式之间搭桥”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产业融合”这一新的经济现象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现代产业融合理论认为产业融合有4个方面特征:第一,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是指某些技术在一系列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扩散,导致创新活动发生的过程。第二,产业边界演化。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第三,逐步融合。产业融合是一个从技术融合开始,再到业务融合,最后到市场融合的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第四,产业组织。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产业间的壁垒,加强各产业企业间竞争关系的现象。

产业融合较为完善的表述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在经过不同产业或行业之间的业务、组织管理和市场的资源整合后,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和市场需求的特征,导致产业中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给产业融合带来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这些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或者改变原有产业生产的技术路线,或者丰富了原有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消费特征。其次,技术革新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特征,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再次,技术革新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

经济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原因,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按融合方向,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的纵向融合与横向融合。纵向融合的代表性行为是沿着产业链纵向的一体化行为。横向融合的代表性行为是围绕产业多功能性开发的融合行为。

按融合范围,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的吸收型融合和拓展型融合。吸收型融合指原来的两个或更多个产业之间实现融合,形成一个共同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数目一般会减少。吸收型融合产生的融合产品,往往能实现原有产品功能的集成、扩大和延伸。拓展型融合指在原来两个产业或更多个产业的交叉处融合,进而产生一个新的产业,同时原有的各产业仍然独立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数目一般会增多。拓展型融合往往催生新的融合产品,这些融合产品不同于以前各个产业的产品,也不是以前产品的简单相加,而是具备了新的技术特性、新的品质和功能。

按融合对象,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的技术融合和产品、业务融合。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融合,指相似的新型生产过程被其他众多产业所采用;作为通用技术的技术融合,指通过将技术融合到其他产业以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产品、业务融合突破了技术上的含义,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了企业在管理和流程上的再造与创新。

产业融合作为传统产业整合与产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广泛地存在于产业初生、成长、成熟、衰退及转型时期。一方面,技术和产品的融合能够有效改善产业绩效,增强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另一方面,产业融合的发生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转型,对增强一国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2):12-20.
  •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2):23-29.
  • 赵珏,张士引.产业融合的效应、动因和难点分析——以中国推进“三网融合”为例.宏观经济研究,2015,(11):56-62.
  • 贺正楚,吴艳,张蜜,等.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管理世界,2012,(12):177-178.
  • 韩顺法,李向民.基于产业融合的产业类型演变及划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12):66-7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