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出版学 . 中国出版史 . 〔古代〕 . 〔古代编辑、出版、印刷机构〕

宋代禁书

/ban on publishing in the Song Dynasty/
条目作者郑强胜

郑强胜

最后更新 2023-04-12
浏览 201
最后更新 2023-04-12
浏览 20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宋朝官方为禁止刊印某些书籍而采取的限制措施。

英文名称
ban on publishing in the Song Dynasty
所属学科
出版学

随着印刷术日益发达,书肆兴起,宋代刻书事业越来越兴旺,书籍的流通传播也越来越广泛。政府开始对民间刻书实行管理和限制。发布“禁止擅刻”条令,之后又设立禁书机构,颁布审查书籍程序,刻印管理办法,以及对违犯者惩处等系统的管理规定,并形成严格制度。宋元祐五年(1090)由礼部拟定对刻书的管理原则,制定具体管理条例:“凡议时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本朝会要、国史、实录,不得雕印。违者徒二年,许人告,赏钱一百贯。内国史、实录仍不得传写,即其他书籍欲雕印者……选官详定,有益于学者方许镂版。候印讫……送秘书省。如详定不当,取勘施行。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凡不当雕印者,委州县监司、国子监觉察。”政府禁印书籍的内容主要有:①凡涉及边防、军事、国家机密、时政的书籍、文字,严加禁印、流传。②违背儒学经义,宣传“异端”的书籍,严加禁印、流通。③凡不符合正统释、道教义,利用“邪说”,制造舆论鼓动人民推翻宋王朝政权的书籍,严加禁印、流传。此外,宋朝统治阶级为了排斥异己,出于党同伐异需要,曾禁印过苏轼、司马光、黄庭坚等人的著作。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