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摄影技术一经问世便应用在测量中。传统摄影测量学定义是光学摄影机获取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与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遥感相结合形成了摄影测量与遥感。
通过量测、记录、分析与表达等处理,从非接触成像系统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科学、技术与工艺。
19世纪中叶,摄影技术一经问世便应用在测量中。传统摄影测量学定义是光学摄影机获取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与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遥感相结合形成了摄影测量与遥感。
摄影测量的特点是对影像进行量测与解译等处理,无需接触物体本身,因而很少受到周围环境与条件的限制。所摄影像是客观物体或目标的真实反映,信息丰富、形象直观,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所研究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可以拍摄动态物体的瞬间影像,完成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测量工作,因此被用于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此外,摄影测量产品可以生成纸质地形图、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等。
按照成像距离(摄影机所处位置)的不同,摄影测量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摄影测量分为地形摄影测量与非地形摄影测量。按照技术处理手段(历史阶段)的不同,摄影测量分为三种:①模拟摄影测量。使用光学投影器、机械投影器或光学机械投影器模拟摄影过程,用它们交汇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在该技术阶段,主要是利用光学机械模拟的装置,实现了复杂的摄影测量解算。②解析摄影测量。依据像点与相应地面点的数学关系,用电子计算机解算像点相应地面点的坐标并进行测图解算的技术。在解析摄影测量中,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是利用少量的野外控制点,加密测图用的控制点或其他用途更加密集的控制点的工作,又称电算加密。电算加密和解析测图仪的出现标志着摄影测量进入解析摄影测量的时代。③数字摄影测量。以数字影像为基础,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性质的技术。与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相比,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原始信息不仅可以是像片,更主要的是数字摄影(如电荷耦合元件影像)或数字化影像,最终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主体观测,因而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只是通用计算机及其相应外部设备。
摄影测量建立地形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以及各种工程应用提供空间基础数据,广泛应用在工业、建筑、生物、医学、考古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