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监控系统主要是采用各种智能计量仪表,并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传感器等技术开发出的集成系统,具有对供水管网供水数据的采集、传输和显示等功能,实现对供水泵站的工作状况,供水管网流量、压力、水质的实时监测,同时对受控对象执行控制或调节,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了解和掌握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对供水管网提供决策支持,根据决策方案调控各类阀门、泵组运行,达到优化运行、降低漏失、保障水质等目标。
供水管网监控系统
用于从供水管网到各类用户的用水量、压力、水质监测系统。
- 英文名称
-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 所属学科
- 土木工程
供水管网监控系统包括设备层、网络层与通信服务层、应用层。①设备层,又称感知层,由压力及流量、压力、水质监测等设备组成,是系统基础数据来源,通过前端设备实现监测点参数采集。②网络层与通信服务层,是。感知层采集的参数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通信的核心网络层主要采用NB-IoT或4G通信网络,而通信服务层主要由物联网通信服务平台及物联网通信服务器等组成,实现对供水管网监测设备的管理,并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将数据快速接入第三方应用平台。③应用层,是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可以提供数据展示、统计、分析等信息服务,为应急处理、辅助决策、漏失控制、节能降耗、优化调度、水质保障等提供支持。
城市供水管网在某一水况工作时,管段流量大小将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敏感、最频繁的外界因素是节点流量;当某节点的水量发生变化时,必会引起管网中所有的节点发生变化。因此,对城市供水管网的水量监控的主要目的,不仅为了量度用户的用水量,同时希望当某区域的用水量(即节点流量)发生变化或某一管段发生事故时,其相应的测流装置(感知层)能在最短时间监测到这一异常情况,反馈到应用层,应用层提出解决方案,控制阀门,使用户受到的影响和漏失量为最小。
对城市供水管网的水压监控的目的是及时地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对测压装置(感知层)监测的压力过高或过低点进行预警和报警,由应用层提出阀门和泵组控制方案,调整局部或全部压力,使漏失量和能耗降低。一般在大口径干管交点处、控制点处和供水分界线附近设置压力监测点,以便考察整个供水管网的工作状况。
对城市供水管网的水质监控的目的是及时地掌握系统水质变化规律,以便准确、快速、全面地反映管网水质现状及趋势,为水质管理、污染源控制及溯源、水质保障等提供科学依据。一般水质监测仪包括水温、浊度、pH、余氯、电导率等,由监测仪(感知层)反馈到应用层,对异常点进行预警和报警,同时溯源,提出控制方案,及时控制阀门关闭,使水质被污染风险降为最小,提出冲洗预案,保障饮用水安全。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刘遂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