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南城村西北,地处古涧河主河道南岸台地上,呈东、西带状分布,面积12万平方米。2007~2008年两次发掘。发掘面积6580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时期、先商时期和商代遗存。
龙山时期遗迹包括房址、窑址、灰坑等。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较少,以轮制为主,小型器多为手制。纹饰主要为绳纹,篮纹、划纹、方格纹较少。器形有鼎、斝、甗、尊、甑、罐、盆、杯、碗、瓮等。石器有斧、铲、凿、长方形双孔刀等,骨器有锥、针、簪等,蚌器有刀、镰、锯等。先商时期遗迹以墓葬为主,共86座,是冀南地区集中发现数量最多、范围较大、保存最为完整、获取材料最为丰富的一处先商墓地,对认识该地区先商文明的起源、特点、进程、动因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随葬品有陶器、玉器、蚌器及贝饰。陶器以灰陶为主,分为夹细砂陶和泥质陶两类,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绳纹、素面和戳印三角纹,器形有鼎、豆、鬲、罐、盆、瓮等。玉器均为小型饰件,蚌器为蚌覆面和贝饰。商代遗迹包括房址、窑址、灰坑、灰沟、墓葬。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包括夹细砂陶和泥质陶两类,纹饰以绳纹为主,划纹和素面次之,器形有簋、豆、鬲、甗、尊、甑、罐、盆、杯、碗、瓮等。石器磨制精细,有斧、铲、凿、刀等。骨器有针、簪等,蚌器有刀、镰、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