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夏商周考古 . 二里头时期考古 . 下七垣文化

赵窑遗址

/Zhaoyao/
条目作者张鹏

张鹏

最后更新 2023-11-20
浏览 135
最后更新 2023-11-20
浏览 13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新石器时期至商代遗址。

英文名称
Zhaoyao
所处时代
新石器时期至商代
位置
河北省武安市赵窑村东、南台地上
第一次发掘时间
1960

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赵窑村东、南台地上,洺河、马会河在遗址东北方交汇。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60年、1975年两次发掘。

新石器时期遗存属仰韶文化,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陶器多为细泥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次之,陶器烧制火候不均,多为素面。细泥红陶中有一部分为彩陶,发现种类较多,有红彩和黑彩,样式多为平行的竖条纹、网纹。器形有钵、碗、盆、鼎、罐、小口瓶、支足等。石器发现有斧、铲、杵、盘状器等。上层发现石器作坊1处,灰坑5处,陶器多为细泥或夹砂红陶,灰陶次之,火候较高,特别是细泥红陶呈砖红色,质地坚硬。半数以上陶器为素面,彩陶以红顶和口沿一道彩纹为特色。器形有钵、碗、盆、甑、罐、杯、小口瓶、长颈瓶、尖底器、灶、勺、鼎、支足等。石器多为磨制,生产工具以斧、铲为主,还发现有镰、刀、杵、砧、盘状器、镞、球等。

商文化遗存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陶器以泥质陶为主,纹饰多为绳纹,还有附加堆纹、弦纹和方格纹等,器形有鼎、鬲、盆、罐、簋、豆等,一些器物具有典型的下七垣文化特征。中层出土陶器以鬲、罐、盆为主,平底器较多,纹饰大多为绳纹。石器发现有磨制的斧、镰、锛等。卜骨有钻有灼,属商代中期遗存。上层出土陶器多为厚胎、粗绳纹,甲骨钻、凿、灼均有,是典型的商代中晚期遗存。发掘的70余座商代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造型美观,纹饰严谨,个别器物上带有铭文,墓葬年代为商代晚期,属于殷墟外围重要的遗址和墓葬区。

先商陶鬲(张鹏 供图)先商陶鬲(张鹏 供图)

赵窑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与安阳后冈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存十分相近,属同一文化类型。发现的彩陶有一些与庙底沟彩陶风格相似,体现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赵窑遗址商文化遗存丰富,贯穿整个商代,且地处商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关键区域,对探索先商文化、研究商代历史发展等有重要价值。

  •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文化学院.武安赵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2,(3):329-364,397-40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