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中的欺凌行为,被国际劳工组织认为是一种主要的,且日趋严重的职场暴力行为。欺凌行为具有4个方面的主要特征:①指向性。受伤害者遭受实施者人际方面的敌意行为,如当众羞辱、戏弄等。实施者的敌意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主要针对组织中的员工个体或群体,很少直接指向组织本身。②发生频率。欺凌行为是持续时间较长的(6个月以上)、重复发生的消极行为。仅仅是一两次或孤立的人际冲突事件,通常不算是欺凌行为,这也是欺凌行为有别于职场不文明行为、暴力行为的典型特征。③危害程度。受伤害者经历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但这些伤害程度属于中等强度,比不文明行为的伤害程度强,但低于暴力行为的伤害程度。④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受伤害者通常难以反抗实施者的欺凌行为,双方存在力量的不均衡性。这种力量的不均衡性既包括在组织中的权力与地位,也包括专业知识、人脉资源等。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通常被认为是欺凌行为的最核心特征。欺凌行为属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压力源,不但对受伤害者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与行为产生直接的负性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实施者的欺凌行为升级,演变为职场暴力行为,同时也会对旁观者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从而损害组织的利益。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42429,"Name":"心理学"},{"ID":43018,"Name":"管理心理学"},{"ID":43038,"Name":"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理学 .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欺凌行为
/workplace bullying/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52次
对某个人或一群人实施重复性的、长期性的、与工作任务相关的负性行为。包括骚扰、冒犯、排斥、贬低他人的工作价值等。
- 英文名称
- workplace bullying
- 所属学科
- 心理学
扩展阅读
- 付美云,乐国安,马华维.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1):2016-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