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物理学史 . 〔概念与术语〕 . 〔声学〕

返宫

/returned to phoneme/
条目作者戴念祖

戴念祖

最后更新 2023-01-15
浏览 232
最后更新 2023-01-15
浏览 23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古代乐律学术语。从黄钟宫音出发,经过乐律计算后回到黄钟音位。

英文名称
returned to phoneme
所属学科
科学技术史

在三分损益律中,其相生因子2/3是个无限循环小数,从一个整数(起始律)出发用它乘或除11次之后,得到第13律就不可能是与起始律相同或与之成倍半关系的整数,其间总有差数(又称音差)。这叫不能返宫或称“往而不返”。宋代乐律家蔡元定(1135~1198)在其《律吕新书·证辨》中说:“十二律循环相生,而世俗不知三分损益之数,往而不返。仲吕再生黄钟,止得八寸七分有奇,不成黄钟正声。”仲吕生黄钟是十二律计算中最后一步。蔡元定所说,就是指从九寸黄钟起计算不能再回到九寸黄钟律位。最早试图在三分损益律上做到返宫的是汉代京房(前77~前33),继之者是刘宋朝钱乐之(生活于5世纪)和萧梁朝沈重(500~581)。前者将乐律算到60律,后二者算到360律。但他们都不能做到返宫。古代另一些音乐家和乐律家采用其他方法试图返宫。刘宋朝何承天(370~447)将三分损益律的音差平均分为12份,然后将此平均数累加到十二律上,从而表面上实现了返宫;唐代祖孝孙(生活于6、7世纪之间)又简化前人的360律,从360律中选出12律,也似乎做到返宫;五代时王朴(?~959)先设定准确的八度值,再调整12律计算值,好像也返宫了。但他们的计算结果使律制偏离了三分损益律而趋向十二等程律了。中国音乐家和数学家为了实现三分损益律的返宫,孜孜不倦地探讨了千余年而无结果。

纯律也不能返宫。真正能返宫的是十二等程律,也即朱载堉所发现的“新法密率”。朱载堉在1和2之间构建一个有13项组成的等比数列,这个数列的公比数即2的12次方根就是这个等程律的半音。他在其著《律吕精义序》中说:“仲吕顺生黄钟,返本还原;黄钟逆生仲吕,循环无端。”实际上,朱载堉是为了实现返宫而创建了十二等程律。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