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北省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千米。东连武汉市、西接宜昌市、南望湖南省,北毗荆门市、襄阳市。截至2020年底,辖沙市区、荆州区2个区,江陵县、公安县2个县,代管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监利市4个县级市。面积14 1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9.02万(2018),包括汉族、回族、土家族、满族等32个民族。地区生产总值2082.18亿元(2018)。市人民政府驻沙市区。
中国湖北省辖地级市。
位于湖北省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千米。东连武汉市、西接宜昌市、南望湖南省,北毗荆门市、襄阳市。截至2020年底,辖沙市区、荆州区2个区,江陵县、公安县2个县,代管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监利市4个县级市。面积14 1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9.02万(2018),包括汉族、回族、土家族、满族等32个民族。地区生产总值2082.18亿元(2018)。市人民政府驻沙市区。
楚文王元年(前689),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区纪南城),都郢400余年。秦属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称荆州。1949年成立荆州专区。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1994年撤销荆州地区和沙市市,设立荆沙市。1996年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境内以平原为主体,海拔20~5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湖泊众多,总面积800平方千米,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长湖次之。生物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的特点。浮游生物、维管束植物和鱼类资源是全市的一大优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能源矿产有石油、煤炭,化学矿产有岩盐、芒硝、硫铁矿、重晶石,建材矿种有大理石、花岗石等,冶金辅助材料有白云岩、优质硅石、耐火黏土,新型矿种有膨润土。此外还有砂金、脉金等。
城郊农业以发展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瓜果、莲藕等农产品种植和畜禽、甲鱼、乌龟、月鳝、河蟹等特种水产养殖为主。是湖北省重要的米粮仓和国家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工业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化工、纺织、食品、机械、电子、建材等为重要支柱产业,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轻纺织基地,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交通运输方便、发达,荆沙铁路与焦枝铁路相连接。以207国道、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为主干的水陆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沙市港为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沙市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辟有通北京、上海等15条航线。
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截至2019年末,规模以上高新企业达433家,全市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99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通本科高校有长江大学、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普通专科院校有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荆州教育学院。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机构176个,从业人员1 168人。艺术表演团体6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38.2万册;卫生事业投入稳步增长。2015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3155个,卫生机构人员42 4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 792人。
关帝庙会、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名胜有荆州古城墙(图1)、东门风景区、图腾柱、九龙桥、九龙渊公园、关公义园、南门景区、关帝庙、关羽祠、荆州博物馆(图2)、荆州文博园、九老仙都景区、江陵盆景园、金凤广场(图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