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和流纹岩相当,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6%,含水较高,一般含水量为2%~6%。岩石颜色多样,常见有黄白、灰白、灰、灰黄、灰绿、黄绿、肉红、灰褐和灰黑等。结晶程度很差,几乎全部由玻璃质组成,可含少量晶体或细小雏晶。玻璃质中有大量的弧形裂纹,因而形成似豆粒状的珠球,称珍珠构造,故名珍珠岩,也有人称为球珠岩。珠球可成层出现,也可孤立散布在玻璃质中。岩石断面光滑,或呈贝壳状,有清晰的玻璃光泽,性脆,易破裂,具有耐火性和在瞬间高温条件下发生膨胀的性能,耐火度高达1300~1380℃,膨胀系数可达7~30倍以上。膨胀性能越高,质量越好。珍珠岩还有容重小、导热系数低、耐火度好、吸音性好、吸湿性小、抗冻、耐酸、绝缘性好等许多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石油、化工、电力、炉窑、冷热管道、保温设备、农业上的保肥和土壤改良剂等诸多方面。
一般在工业上要求珍珠岩的膨胀系数应大于7。根据质量要求一般把珍珠岩及其原料分为三级:一级为优质品,可作为超轻质材料;二级为中等品质,可作为轻质骨料;三级属下等质量,可作为混凝土骨料。从感观上可根据珍珠岩的颜色、光泽、断口特征等物性判断其质量的好坏。如岩石质地纯正、杂质少,有较强的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贝壳状断口发育,性脆易碎成片状,碎片边缘尖锐透明或半透明,这样的珍珠岩工业质量较好。岩石颜色较浅的一般膨胀性能较好,颜色较深的一般膨胀性能较差。全玻璃质的珍珠岩膨胀性能好,隐晶质、雏晶或斑晶含量越多膨胀性能越差。有明显流纹构造和含角砾的珍珠岩,膨胀性能较差。另外,含水多的珍珠岩膨胀性能好,含水少又富含铁质的膨胀性能差。形成时代主要为中生代时期。中国珍珠岩资源丰富,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比较集中产出的地区有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