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头发是上天所赐而受之于父母的东西,所以终生都十分珍惜。除了“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以外,在以后的一生中都不再剪剃。如果某人一旦被剃去头发,那便是他犯了罪。《楚辞·涉江》:“接舆髡首兮。”又如《史记·季布列传》:“乃髡钳季布。”这种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就叫髡刑。
随着年龄增长,头发也变长增多,男子到了20岁,便要举行冠礼。冠礼属“五礼”中的嘉礼。《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周礼·春官·大宗伯》也说:“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其所以属嘉礼,是因为它是“礼之始”,并且能够“亲成男女”的缘故。冠礼须在宗庙举行,士冠于祢庙,诸侯冠于太祖之庙,天子冠于始祖之庙。仪式由受冠者的父亲亲自主持。具体仪节隆重而繁琐,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➀卜筮。《礼记·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就是仪式举行之前要通过卜筮来选定日期,并卜筮来宾的人选。➁挽髻。就是将受冠者的头发聚束于头顶挽成发髻,具体手续由宾相担任。仪式开始,受冠者由宾相从东房揖出,就座,宾相替他梳头、挽髻、加簪、著纚。到这一步,加冠准备工作告成。➂加冠。加冠一般由来宾中有德望的人(亦经过卜筮)担任,分三次加。首先加缁布冠,即黑麻布制成的帽子;其次加皮弁冠,即用白鹿皮制成的帽子;最后加爵弁冠,又称“雀弁冠”,是一种仅次于冕的帽子,广八寸,长一尺二寸,前小后大,颜色红中带黑,以细葛布或丝绵制成。但这些只是一般士人的冠礼,如果是诸侯的冠礼,其冠则为四加,即在三加的基础上,再加玄冕。如果是天子加冠,则须五加,即在诸侯四加基础上,再加衮冕。加冠毕,受冠者立于西阶,由负责加冠的来宾授“字”。“字”就是表字,是根据受冠者的“名”而另取的别名。“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表示受冠者已经长大成人了。至此,整个冠礼仪式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