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部,东濒太湖。辖宜城街道、屺亭街道、新街街道、新庄街道、芳桥街道5个街道办事处,丁蜀镇、张渚镇、西渚镇、太华镇、徐舍镇、官林镇、杨巷镇、新建镇、和桥镇、高塍镇、万石镇、周铁镇、湖㳇镇13个镇。面积1996.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08.13万(2018)。地区生产总值1713.28亿元(2018)。市人民政府驻宜城街道。西周至春秋末期属吴国。秦置阳羡县。晋永兴元年(304)置义兴郡。隋废郡设义兴县。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宜兴县。1988年撤县设市,由省直辖。1995年改为省直辖,无锡市代管。
地势南高北低,南为丘陵山区,北为太湖水网平原,东为太湖渎区,西为低洼圩区。滆湖镶嵌在宜兴和武进之间,三氿(西氿、团氿、东氿)相伴市区东西两侧。山地属于天目山余脉,其中茗岭山主峰黄塔顶海拔611.5米,为江苏省第二峰。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叉,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降水逐渐增多,常有春寒感,春末夏初有梅雨,盛夏多伏旱,夏秋之交易受台风影响。年平均气温16.1℃,平均年降水量1177毫米。矿产资源有陶土、大理石和煤等。
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盛产毛竹、杉木、板栗、茶叶、蚕茧等。特产有紫砂、渎上西瓜、张渚竹筷、和桥豆腐干、徐舍小酥糖等。工业有陶瓷、建材、机械、电子、纺织、化工、煤炭等。以丁蜀镇为中心的陶瓷工业历史悠久,有陶都美誉。境内特产澄泥陶,颜色绛紫,制品称作紫砂器,简称紫砂,产品畅销国内外。104国道、常州—宜兴、无锡—宜兴等公路穿境而过,武宜、宜溧等航道为主要水路交通线,宁杭高铁宜兴站位于市内。
宜兴人才辈出,有徐悲鸿、周培源、吴冠中等著名人物。名胜古迹包括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西施洞、陶祖圣境、玉女潭(见图)、南岳寺、九峰禅寺等,纪念地有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故居、周培源故居、尹瘦石艺术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