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历元J2000赤道坐标系中,北落师门A的赤经22小时57分39.05秒,赤纬-29度37分20.05秒;北落师门B的赤经22小时56分24.05秒,赤纬-31度33分56.04秒;北落师门C的赤经22小时48分04.47秒,赤纬-24度22分07.5秒。
北落师门A是1000多年前就在中国和阿拉伯古籍中记载过的星宿。视星等1.16,为A3型的年轻主序星(4.4亿年),距离太阳系25光年(7.7秒差距),周围有一个延展到158天文单位(AU)的椭圆环状尘埃盘分布在恒星赤道平面上。自1943年,它一直是MK光谱分类系统的标准星。2008年11月,P.卡拉斯等人在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可见光数据中首次通过直接图像证认的方式,在靠近外部尘埃环内侧,距北落师门A星177AU的位置上,发现了一颗质量上限为3倍木星质量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因尘埃覆盖,多年的后续观测确认该候选体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星而是因引力束缚形成的松散的岩屑堆。
北落师门B原名南鱼座TW,是一颗具有高自行,视星等6.48,K4型且与主星A同龄的年轻主序耀星,其光变周期10.3天。自1997年,被证认为与北落师门A形成物理双星,与主星A距离0.91光年(0.28秒差距)。
北落师门C原名LP 876-10,是一颗具有高自行,视星等12.62,M4型主序红矮星,也是唯一一颗位于宝瓶座的成员星。虽然在天空中它与子星A相距5.7度,但是在2013年10月,E.E.玛玛雅克等人证实了它与子星A和B共同构成一个三星系统。同年12月,G.M.肯尼迪等人通过赫歇尔空间望远镜的红外观测在子星C周围发现一个冷尘埃盘。
因新的观测证据,古老的北落师门星宿,作为极其罕见的拥有两个尘埃盘的多星系统的典型代表,重新引起了天文学家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