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中国地理 . 福建省 . 〔自然保护区〕

福建雄江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Fujian Xiongjiang Huangzhulin Guojiaji Ziran Baohuqu /
条目作者陈传明

陈传明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77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7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英文名称
Fujian Xiongjiang Huangzhulin Guojiaji Ziran Baohuqu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的西部
区域面积
125.13平方千米
保护对象
福建青冈及其他珍稀动植物
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级别
国家级
批注时间
2012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的西部(见图),与南平市延平区、宁德市古田县交界。行政区域涉及闽清县雄江镇、桔林乡、梅溪镇和东桥镇等4个乡(镇)18个行政村。总面积125.13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福建青冈及其他珍稀动植物。1985年始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雄江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福建雄江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

在中生代时期强烈的燕山运动形成了以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为主的构造体系;保护区内峰峦叠嶂,山岭耸峙,山高谷深,以中山地貌为主。岩石类型以火山岩为主。土壤主要由花岗岩、流纹岩和凝灰岩发育而成,土壤类型以红壤和黄红壤为主。内河流属闽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7条,河流总长度为358.6千米。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0℃,平均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无霜期291天,日照时数1871小时。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植被类型有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丛5个植被型16个群系45个群丛。维管束植物113目236科166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和伯乐树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粗齿桫椤、福建柏和香果树等17种。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35目98科391种,昆虫33目296科2134种,大型真菌10目34科195种,土壤和树体微生物12目18科5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穿山甲、蟒蛇,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白腹山雕、黑冠鹃隼和普通鵟等33种。

  • 李振基,陈小麟,刘长明.福建雄江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 黄超甫.福建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0(19):191-193.
  • 袁宁博,陈传明.福建省闽清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4):438-44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