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戏剧学 . 中国话剧 . 史论 . 戏剧运动

形式革新热

/reform of dramatic forms/
条目作者严程莹

严程莹

最后更新 2023-04-29
浏览 367
最后更新 2023-04-29
浏览 36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现代话剧探索变革的运动。

英文名称
reform of dramatic forms
开始时间
20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话剧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依然存在,中国戏剧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观众流失。为了增加戏剧魅力,需要寻找戏剧艺术创造的新道路和新方法,话剧工作者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以推动戏剧变革为目标的革新热潮。

探索总是以形式革新为先导。编导不再拘泥于传统写实主义的戏剧手法,而是积极地探索新方法:一是增加结构的“散文化”和叙事的“电影化”成分;二是尝试戏剧时空的自由转换和不同时空类别间的相互重叠;三是运用象征、隐喻、荒诞变形等手法;四是注重人物内心,包括深层心理、潜意识和意识流的舞台呈现;五是借鉴歌、舞、音乐等姊妹艺术,更追求戏剧的综合表现手段。剧作者在戏剧文本结构的构建上,尝试多场次、无场次的结构,模糊的主题,意念化的形象塑造,时空跳跃的情节等新方法。舞台美术家则使四面观众、面具、中性服装、几何图形的布景道具、激光以及种种打破第四堵墙、缩短舞台与观众距离的手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出现在舞台上。在形式革新热的影响下,无论是《屋外有热流》《绝对信号》《车站》《野人》等给人以强烈震撼的先锋戏剧,还是《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等引人注目的现实主义戏剧,都获得了一定成就。形式革新热对传统写实戏剧的突破,对中国传统戏曲样式和西方现代戏剧的各种手法的借鉴与发展,为中国话剧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林克欢.舞台的倾斜.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