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档案学 . 中国档案事业史 . 中华民国时期档案管理

文献馆档案南迁

/archives file moved south/
条目作者刘子扬

刘子扬

最后更新 2022-12-01
浏览 283
最后更新 2022-12-01
浏览 28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将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清代档案自北平迁往上海、贵州、四川、南京的事件。

英文名称
archives file moved south
所属学科
档案学

1931年日本发动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战争,进而威逼榆关。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命令将故宫博物院所保存的文物、文献全部撤移上海。1932年2月开始装箱,1933年2月6日~5月22日分5批起运,月余平安抵沪,共南运文物及档案13427箱又64包。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保管的清宫档案分别在前4批起运,计有内阁大库红本、史书、诏、敕,军机处档册、折包、杂件、宫中档朱批奏折、引见履历单,内务府奏稿、奏案、题稿、呈稿、事简、档簿等,清史馆档案,刑部档案,以及实录、圣训、本纪、起居注、玉牒、册宝、舆图等,共3773箱。

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装箱时情形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装箱时情形

档案迁移上海后,于原法租界内租赁两处货栈为库房,设立故宫博物院驻沪办事处管理。其间,多次清点,并重新调整了档案次序,编制了箱号。1934年12月在南京朝天宫营建保存库,并将明伦堂重加修缮,作为办公处所。1936年12月将存沪之文物、档案全部移存南京,并设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撤销了驻京及驻沪两办事处。

1937年七七事变及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又将南京所存文物及档案西迁。分3批起运:第一批80箱(内无档案),运往湖南长沙,转运贵州贵阳、安顺,最后运至四川巴县;第二批9315箱,其中档案998箱,经由汉口转运重庆;第三批7286箱,其中档案748箱,至陕西宝鸡后转运汉中褒城,又移成都,最后运至峨眉。后两批共运档案1746箱,其余仍存南京。汪伪时期,南京留存档案先后移存北极阁、紫金山天文台、中央研究院、东方中学、地质调查所等处。

1937年,第三批南迁四川的文物在川陕公路运输的艰苦状况1937年,第三批南迁四川的文物在川陕公路运输的艰苦状况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转移至四川巴县、峨眉、重庆3处的文物及档案集中重庆,1947年分由水、陆路运回南京保存库。1946年5月,原留存南京各处的文物及档案亦清点完毕并移存保存库。1949年国民党政府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和档案2900余箱携往台湾,其中清宫档案195箱,包括清代各朝实录、起居注册、朱批奏折、录副奏折、太平天国史料及清史馆档案等,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成立了保管清代档案的专业性档案馆,原存南京的清宫档案分别于1950年、1953年、1958年和1962年分4批运返北京,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管。

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

文献馆档案南迁

  • 那志良.我与故宫五十年.合肥:黄山书社,2008.
  • 欧阳道达.故宫文物避寇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 管辉.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内迁中的清代档案.档案,2001,(2):33-3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