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档案学 . 中国档案事业史 . 中华民国时期档案管理

清史馆大库

/repository of the Qing Historiographer's office/
条目作者陈锵仪

陈锵仪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5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5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华民国时期用来保存编修清史所用档案资料的库房。原为清代国史馆大库。

英文名称
repository of the Qing Historiographer's office
所属学科
档案学

  位于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为纂修天命、天聪、顺治三朝历史而设国史馆,史成即撤,至乾隆三十年(1765)遂为常设。1914年北洋政府在国史馆旧址成立清史馆,库房亦转归其属。清史馆在馆长赵尔巽主持下,组织近百人,利用大库所藏档案资料,以14年时间,于1927年编成《清史稿》。书成,清史馆停办。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派易培基接收故宫,清史馆大库亦于6月28日被接收,全部档案封存。1929年10月库内档案、图书分交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和图书馆保管。文献馆将档案集中到故宫内南三所分类整理。

存于大库的档案主要是乾隆三十年后收集的档案及编纂的稿本,也有少量清史馆时期修撰的稿本和收集的档案。其中包括:各处咨送的运河奏折档、考察宪政奏折档、八旗公侯伯袭职档等;从内阁借调的史书、丝纶簿、外纪档等;从军机处抄录的上谕档、月折档、奏议档、议复档、奏折档、奏事档、廷寄档等;国史馆编的长编、本纪、传、表、志;清史馆编的传、表、志;清历朝所修实录稿本、起居注稿本和内起居注、列传稿本;官员履历以及人事、经费、庶务档案,已故官员事迹、旌表节妇等档案。

1933年,文献馆档案南迁,清史馆大库档案共83箱随迁,1949年后陆续运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史馆大库仍是保存明清历史档案的库房之一。1962~1963年曾大规模修缮,较好地解决了库房防潮通风问题。1976年库内档案迁入西华门新建库房,清史馆大库遂改藏文物。

  • 李鹏年.国史馆及其档案.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3).
  • 张德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大事年表.历史档案,1998,(1):117-129.
  • 秦国经,高换婷.清朝修史与《清史稿》编纂研究.清史研究,2002,(3):11-16.
  • 邹爱莲,韩永福,卢经.《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清史研究,2007,(1):86-94.
  • 王记录.清代国史馆开闭时间略考.史学月刊,2010,(11):132-13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