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narrative)这一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本就存在差异。在人类学和社会历史中,叙事常指研究者从访谈、观察或档案中构建的人生故事。在社会语言学中,叙事则指话语的具体单元,或研究对象关于一个具体问题的扩展回答,围绕一个主题临时展开。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叙事是研究对象大段的个人讲述,常常在单个、多个访谈或心理治疗对话中出现。叙事分析基本上都以个案为中心,被分析的个案可以是个人、群体、社区、组织甚至国家。分析的文本可以是口述的、写作的或者视觉的。叙事分析的文本包括多个互相重叠的内容:研究对象讲述的故事,研究者基于访谈和田野观察而发展的诠释性记述,甚至读者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叙述所进行的诠释性再叙述。
叙事分析的分析方法也多种多样,具体的分析法常包括如下4类,这些分析法都植根于具体场景中:①主题形式的(thematic)叙事分析。主要关注内容,探究故事是关于什么的,研究者收集很多叙事,然后从资料中创造一些概念组(主题)进行内容归纳。②结构形式的(structural)叙事分析。主要关注形式,关注故事是如何组织起来以达到特定交流目的,其关注叙事表达的方式。③对话-表演形式的(dialogic-performative)叙事分析,主要看谈话者间的叙事如何互动式地产生和表演出来,关注讲述者和倾听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交流的过程,研究者的角色在文本中也经常出现。④视觉形式的(visual)叙事分析。主要把文字和图像相关联,研究者诠释从档案或其他资料中找到的图像,为其赋予一段叙述,在此过程中,研究者自己也成为图像创造过程的一部分。
讲述个人体验有多种方式。一个说话者、写作者或者视觉艺术家选择“如何做”很重要,只有集中、细致地研究才不会错失重要的信息,对行动发展序列的关注是叙事方法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叙事分析探究意图和语言、事件如何以及为什么被故事般地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语言所指代的内容。因此,叙事研究中常提出如下问题:特定叙事被建构是为了谁、出于什么目的,叙事如何构造出来,叙事中使用了什么文化资源,叙事达成了什么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