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城市交通 .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 调节机动车使用

碳户籍

/carb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条目作者祝超

祝超

最后更新 2023-05-13
浏览 155
最后更新 2023-05-13
浏览 15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以控制和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标,按照地域人类碳排放活动的属性划分为个人和单位/集体两类账户,并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碳账户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规划和编制的制度。

英文名称
carb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所属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共识。低碳社会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减少碳能源的使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第二是提高碳能源的使用效率,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第三是发展新能源,实现清洁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撰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发布的《中国绿色经济展望:2010-2050》中的数据,200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25倍,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按照2050年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2℃内,留给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已经很小了。理想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最大量在2026年达到顶峰且不超过115亿吨,然后经过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在2050年下降到70亿吨。荷兰环境评估署发布的《201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9亿吨,认为如果按照过去一直以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205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66亿吨,对国际碳减排活动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鉴于碳减排形势的严峻性以及户籍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提出了碳户籍的概念。碳排放的单位(企业)和个人,既包括生产领域也包括消费领域。

就像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所含的内容有区别,针对当前碳减排形势构建一套“碳户籍”管理制度,对个人和单位/集体实施碳额分配、碳额消费、碳额交易与碳额核算的制度,借助了“碳交易”理论。其中生产者碳交易机制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后就已正式开始实施;个人碳减排制度中借助了“个人碳交易”(personal carbon trading)的理论,其基本含义是参照生产者碳交易机制在消费者中实行的碳消费配额且允许消费者之间交换碳配额的制度。这个理论于21世纪初提出,还在设想和探讨阶段。

碳额分配是碳户籍制度的核心,为碳市场和碳价形成提供基本条件。碳额分配是由碳排放交易的主管部门通过法定方式将碳排放额度分配给排放主体。碳额消费是碳户籍的消费主体(个人和单位/集体)对分配的碳额进行消费的行为。碳额交易是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消费主体可以通过指定平台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碳额核算是明确碳额核算应当包含哪些温室气体,同时核算不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与碳排放交易的主管部门分配的排放额度进行对比。

根据“碳户籍”的理论,一个城市的居民每人每年有一个小轿车驾车用的碳配额,每个人驾车的碳排放量在限额内可以自由行驶,超过碳额就必须购买他人的碳额,否则就不能驾车上路,同时每个人碳额购买量有上限;每个人的碳额可以自己用,节约的碳额可以通过指定平台任意出售给他人从而得到一定的收入,碳额的价格按照市场行情定价。

“碳户籍”能够有效控制居民个人机动车过度出行和使用的问题,该制度具有户籍制度的确认身份、执行资源分配和财富分配的基本功效,同时又在公平、公正、效率方面改善了现有制度的不足。是一个多赢的制度,个人消费主体之间可以通过指定平台进行碳配额交易,同时政府也可以指定机构以基本价格收购居民出售的碳额,政府可以利用碳额的数量、碳额收购基本价格的高低、碳额发放的时间和频率等手段控制个人机动车的使用。在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择时将“碳户籍”制度进一步向其他领域推广,“碳户籍”对于助推走向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 赵立祥.“碳户籍”理论的基本框架及作用路径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4.
  • 赵立祥, 刁虹钰, 杨楚潇.交通拥堵缓解与碳减排双赢的碳户籍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6.
  • 赵立祥, 吴松岭.碳户籍理论框架及减排效果研究——基于私家车管控的比较.厦门:中国经济问题,201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