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学派的代表学者包括R.希斯和E.多斯等。20世纪80年代,希斯提出应该重视修辞对于公共关系的伦理和实践价值。修辞观点正式进入公关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是希斯在1992年编写的《修辞与批判取向的公共关系》(Rhetorical and critical approaches to public relations)一书。以修辞路径思考公共关系,旨在关注符号的不同解释,不同利益群体持有的不同意义空间,以及这些群体如何共同生产意义。通过公关修辞与对话,人们将更加了解社会真实,更能做出判断,在这个政治、经济各种权力主体竞逐的社会中,学会如何反制权力,并利用修辞来发挥影响力。
修辞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①“意义”是公共关系最重要的。公关修辞路径主张公关不只是沟通,而是传播了某种观念。修辞学派意识到符号—意义的建构体系在公关观念生成与传播过程中的作用。②公关必须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继承了西方古罗马和古希腊的修辞学理论传统,修辞学派认为,道德性是公关必须坚守的原则,因此提出“好的组织,其言也善”。
公关提供了不同意见的角力场。基于K.博克的新修辞学理论,修辞学派认为,公关修辞与古典意义上的单向沟通、滔滔雄辩以实现说服的不同在于,公关修辞不是一种独白,而是一种对话。修辞者的目的在于通过修辞的对话、交换意见以寻求共识,最终希望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