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宝子碑

条目作者杨泽红

杨泽红

最后更新 2022-12-10
浏览 154
最后更新 2022-12-10
浏览 154
0 意见反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晋碑碣。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碑。位于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与现存于陆良的爨龙颜碑相比,因碑体较小,文字较少,而称为小爨碑。碑立于东晋义熙元年(405)。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出土于城南杨旗田村。清咸丰二年(1852)先移置曲靖城内武侯祠,后移至魁阁。1937年在曲靖第一中学校园内建爨碑亭保存至今。碑青石质,碑体长方形,方首。碑身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额题衔15字,碑文计13行,每行7~30字不等;下列职官题名13行,每行4字,全碑计403字。碑左下方刻有清咸丰二年(1852)曲靖知府邓尔恒跋,记碑出土及移置经过。墓主爨宝子不见史籍记载,从碑文得知,爨宝子是东晋宁州郡(今曲靖市)同乐县(今陆良县)人,官至“振威将军”“建宁太守”,23岁去世。因墓主去世较早,碑文内容大多为对爨宝子的谀颂之词,事迹记载甚少。此碑书法颇具特色,碑文书体介于隶楷之间,结构古朴,用笔峬峭,周钟岳赞之为“南碑瑰宝”,康有为认之为“正书古石第一本”,李根源评价它“下笔刚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碑文提供了不少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等信息,是研究东晋南北朝时期云南地方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爨碑亭大门(云南省文物局 提供)爨碑亭大门(云南省文物局 提供)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