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成油说认为石油是由海相沉积中的有机质在地下分解形成的。有机质主要由海洋生物组成,少部分由搬运到海洋中的陆地生物有机质残体组成,伴有类脂化合物,蛋白质较多,干酪根以腐泥型(Ⅰ型)和过渡型(Ⅱ型)为主。它们与粉砂、淤泥、泥质碳酸盐沉积物一起沉淀于乏氧、宁静的海盆底部。海相沉积岩厚度大、横向变化小,富含有机质的海相沉积层成为生成石油的烃源岩。海相沉积盆地与陆相盆地不同,其范围较大,分割性不明显,地温梯度横向变化小。好的烃源岩通常不是发育在凹陷中心,而是受沉积相带严格控制,分布在前三角洲、边缘斜坡、欠补偿深水盆地、半闭塞海湾、蒸发潟湖等区域,以低能潮下带为主。在世界油气勘探早期阶段,地质工作者发现石油多产生在海相地层中,如美国文图拉盆地古近系、加拿大阿尔伯塔盆地白垩系等,因此海相生油说被广泛推崇。随着陆相地层中油气田的发现,“唯海相才能生油,陆相沉积难以形成大油田”的观点已不符合实际,海相和陆相沉积环境均可形成大的油气田(见陆相成油说)。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77124,"Name":"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ID":78443,"Name":"〔石油天然气地质学〕"},{"ID":78444,"Name":"石油地质学"},{"ID":78445,"Name":"〔石油成因研究〕"},{"ID":78446,"Name":"油气有机成因学说"}]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 石油地质学 . 〔石油成因研究〕 . 油气有机成因学说海相成油说
/marine original theory of petroleum/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86次
扩展阅读
- 邱中建,龚再升.中国油气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地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