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 石油地质学

石油

/petroleum/
条目作者石宝珩撰庞宏修订
条目作者石宝珩撰

石宝珩撰

庞宏修订

庞宏修订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840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84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英文名称
petroleum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在地下油气藏中,石油无论在成分上还是在相态上都是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在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在相态上以液态为主,溶有大量烃气及少量非烃气,并溶有数量不等的烃类和非烃类的固态物质。因此,石油没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物理常数。

①颜色。原油在透射光下,呈多种颜色,从无色到淡黄色、黄褐色、深褐色、黑绿色至黑色,常见的石油呈黑褐色。②相对密度。20℃时一般为0.75~1.00。③黏度。在外力作用下,阻止其质点相对移动的能力,用绝对动力黏度来表示,单位为帕斯卡·秒,随温度升高,原油黏度降低,压力加大,黏度随之增加,同时随化学组成的不同,原油从常温下接近于水态到呈半固态状稠油。④荧光性。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除轻汽油和石蜡外,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均可发荧光。⑤旋光性。大多数石油都有旋光性,这是石油有机成因的有力证据。⑥溶解性。石油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四氯化碳、苯等有机溶剂。

①元素组成。主要是碳、氢,其次为硫、氮、氧。石油中碳的含量为83%~87%,氢的含量为11%~14%,硫、氮、氧及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一般只有1%~4%。②化合物组成。石油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烃类化合物和含硫、氮、氧元素的非烃化合物构成。烃类化合物按其分子结构分为:烷烃、环烷烃和芳烃3类。非烃类化合物主要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③组分。石油对中性有机溶剂和吸附剂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性能。可以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石油的组分一般有饱和烃、芳香烃、非烃、沥青质4种族组成。④馏分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对石油加热蒸馏,可将石油分离成不同的沸点范围(馏程),亦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组,其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由石油分离出的全部馏分称为石油的馏分组成。

为了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将原油按其性质进行分类。主要有:①按相对密度分类。相对密度大小对于其开采、储运和加工成本都有影响。在石油市场上,黏度也是以质论价的重要指标。原油按密度大小可分为凝析油、正常原油(又分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重油(稠油)、特重油(特稠油)等。②按硫含量分类。原油硫含量对原油的加工和应用有不利影响,通常按硫含量的高低进行分类。一般将硫含量低于0.5%的称为低硫原油,硫含量在0.5%~2.0%的称为含硫原油,硫含量高于2.0%的称为高硫原油。③按蜡含量分类。一般将蜡含量低于2.5%的原油称低蜡原油,蜡含量2.5%~10.0%的称含蜡原油,高于10.0%的原油称高蜡原油。此外,按烃类组成又可分为石蜡基原油(含烷烃多,高沸点馏分含石蜡多)、环烷基原油(环烷烃较多)和混合基原油(又称中间基原油,烷烃和环烷烃含量基本相近)。

由于对石油原始物质的看法不同,出现了油气无机成因学说油气有机成因学说,形成了两大学派。无机成因说认为,石油是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碳、氧元素或这些元素的无机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有机成因说认为,石油是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分散在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有机体在一定深度和相应地热条件下的适宜环境内,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转化而形成的。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且相对集中。据美国《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球探明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1804.903×108吨。其中,中东地区拥有世界已探明储量的56.11%;其次是美洲,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3.99%;非洲占8.66%;东欧和俄罗斯占7.59%;亚太和西欧储量分别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53%和1.12%。中国石油资源以陆相油藏为主,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均有分布。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不含凝析油)246.8×108吨,累计石油产出量(不含凝析油)2.88×108吨。

石油及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①石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最重要的动力燃料。具有燃烧完全、发热量高、运输方便等优点。在古代,沥青被用于建筑、筑路、油漆、堵船缝、防水和医药。近代石油第一个重要用途是作为照明用的灯油。汽车问世后,石油作为内燃机燃料被广泛应用。汽车、飞机等对石油的需要,促使石油炼制业发展。除汽油外,石油是石油气、煤油、柴油、润滑油、渣油、沥青和石蜡的来源。②重要的化工原料。由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和乙炔等,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如乙烯是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苯、甲苯、二甲苯也是上述三大合成材料和医药、农药、炸药的重要原料,而且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③农业用化肥的生产,主要也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 柳广弟.石油地质学 . 4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 张厚福.石油地质学 . 2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