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金针菇、冬菇、毛柄金钱菇、构菌、金钱菌、毛脚金钱菌。云南常见食用菌。菌盖半球形,后扁平,直径1.5~8厘米,黄色、深黄褐色或肉桂色,通常中部色稍深,往边缘色渐浅,湿润时黏。菌褶白色至淡黄色。菌肉白色或稍带黄色。菌柄近圆柱形,上部浅黄褐色,下部黑褐色。耐寒喜低温,即使在风雪弥漫的隆冬也能采到,常发生在秋末春初季节,多丛生于构树、榆、柳等阔叶树的腐木上,特别在构树之朽木桩上常见,故称之为构菌。体稍小,但结菇量多,柄细长,质脆,似金针菜,故有金针菇的称谓。云南分布于玉龙、永胜、维西、香格里拉、德钦、云龙、鹤庆、巍山、剑川、大理、宜良、禄劝、寻甸、东川、彝良、昭通昭阳区、宣威、富源等地。菌肉细嫩,软滑可口,别具风味。鲜菇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等。所含的毛柄类火菇素和多糖蛋白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分别为81.1%和80%。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治肠胃道溃疡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