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矿床在学术界仍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矿坑涌水量10000米3/天以上即是大水矿床,也有人认为矿坑涌水量达1米3/秒是大水矿床,还有人认为当矿坑涌水量大到开采前必须治理才能开采时,则称为大水矿床。通常认为,大水矿床应含有3层含义,①矿坑涌水量较大;②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③如盲目疏排,将对矿山安全开采或地质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大水矿床开发中的问题是矿山基建投资大、时间长,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易发生突水淹井、地面塌陷、地下水资源枯竭及环境地质灾害等。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坑涌水量每日数万立方米以上的矿床。
大水矿床在学术界仍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矿坑涌水量10000米3/天以上即是大水矿床,也有人认为矿坑涌水量达1米3/秒是大水矿床,还有人认为当矿坑涌水量大到开采前必须治理才能开采时,则称为大水矿床。通常认为,大水矿床应含有3层含义,①矿坑涌水量较大;②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③如盲目疏排,将对矿山安全开采或地质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大水矿床开发中的问题是矿山基建投资大、时间长,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易发生突水淹井、地面塌陷、地下水资源枯竭及环境地质灾害等。
采用综合手段、综合研究的方法,从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出发,在主要含水层中布置专门的水文地质试验工程,充分暴露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搞清水文地质边界条件,获取水文地质参数,建立矿区动态观测系统,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评价。常用的探查手段有:详细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探、大型抽(放)水试验及连通试验、建立地表井下联合动态观测网,水文物探、化探、同位素技术、遥感技术等。
一般大水矿床地下水的防治应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地面、后井下,层层设防的原则。对于各种可能涌入矿坑的地表水,应采取地面防水措施;为减少矿坑内的涌水量及防止突水淹井,应采取井下防水措施;对于多数大水矿床,一般采用疏干为主的防治水措施,并尽量在浅部将地下水拦截;在水文地质条件适宜、经济技术条件合理时,应优先采用矿床帷幕注浆堵水;在恢复被淹矿井、处理井下涌水点、封堵局部进水通道时,可以采用局部注浆堵水措施;为经济有效地排除地下水,应设计适宜的排水系统;为防止环境地质问题发生,应加强地质环境的治理。
地面防水措施主要有河流改道、河床防渗、留保安矿柱、修建防洪堤坝或调洪水库,开挖截水沟、排水沟等;井下防水措施主要有预留防水岩柱(矿柱)、防水闸门、挡水墙、超前探放水、突水预报(地质分析法、突水点位置分析法、突水携出物分析法、地下水动态分析法、水化学分析法等);矿床疏干主要是地表疏干、地下疏干和地表地下联合疏干等3种方法;矿床帷幕注浆主要有地面帷幕注浆法及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法;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主要有地面岩溶塌陷防治、露天边坡治理、矿坑污水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