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开采境界的位置和演化与露天矿开拓、采剥程序、生产能力以及基建工程量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矿床开采的总体经济效果。因此,合理确定露天开采境界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的主要原则:①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并满足平均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②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发挥露天开采资源利用率高的优势,尽可能将较多的矿石圈定在露天开采境界内。③露天矿最终边坡角应小于或等于露天边坡稳定所允许的角度,以确保露天采场的安全生产。④露天开采境界的几何形状应有利于边坡稳定。⑤用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的露天开采范围很大,矿山服务年限太长时,应按矿山一般服务年限确定初期露天开采的深度。⑥可适当扩大露天开采境界的情况:按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后,境界外余下的工业矿量不多,经济上不宜再用地下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性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大,矿石和围岩有自燃危险等,在安全上和技术上不适用地下开采。⑦可适当缩小露天开采境界的情况:开采境界边缘附近有重要建筑物、构筑物、河流和铁路干线等需要保护,或难于迁移至露天采场影响范围以外;排弃场占用大量农田,征地困难;由于地形条件(如采场最终边帮上有较高的山头),造成基建剥离量大和初期生产剥采比大;为了避开严重影响帮坡稳定的不稳定岩层。⑧对特厚、剥采比小的矿床,有时要根据勘探程度及服务年限确定露天开采境界,而不应按境界剥采比确定开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