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兽医学 . 兽医传染病学 . 〔禽传染病〕

鸡马立克病

/Marek's disease/
条目作者吴艳涛

吴艳涛

最后更新 2023-09-22
浏览 172
最后更新 2023-09-22
浏览 17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以外周神经和包括虹膜、皮肤在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

英文名称
Marek's disease
所属学科
兽医学

马立克于1907年发现。最初以外周神经的淋巴细胞增生为主,死亡率不高。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表现为传染性肿瘤疾病,死亡率高。

病原MDV属于疱疹病毒科马立克病毒属。该属的成员共分为3个血清型:血清1型为MDV强毒株及其致弱毒株;血清2型为MDV毒株,对鸡没有致病性;血清3型为火鸡疱疹病毒(HVT)毒株,对鸡亦没有致病性。MDV是细胞结合性病毒,在鸡的羽毛囊上皮细胞中形成带有囊膜的完整病毒粒子,随脱落的皮屑排出体外,受污染的羽毛、皮屑和灰尘可长期保持传染性。受MDV毒株的毒力和感染剂量,鸡的品种和感染日龄等因素的影响,鸡群的肿瘤发生率变化较大。MDV感染还可造成免疫抑制,特别是出雏室和育雏室的早期感染常导致雏鸡的高死亡率。

潜伏期较长。病鸡精神委顿,共济失调,脱水、消瘦和昏迷,突然死亡。坐骨神经常受侵害,往往一侧较轻、一侧较重,呈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劈叉姿势。臂神经受侵害后,则发生垂翅。当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侵害时,病鸡头颈下垂或歪斜。迷走神经受侵害则引起嗉囊扩张或喘息。受害神经的横纹消失,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显著增粗。最常发生肿瘤的部位是卵巢,其次为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和肠道。肌肉和皮肤也可发生肿瘤,法氏囊和胸腺则通常萎缩。有些病鸡虹膜受侵,瞳孔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性灰白色。

MDV在鸡群中感染比较普遍,但仅部分鸡发生肿瘤。此外,接种疫苗后仍能感染强毒,但可减少肿瘤发生。因此,是否感染MDV不能作为诊断该病的标准,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综合分析和检出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进行综合判断。雏鸡出壳后需立即进行疫苗接种。常用的疫苗毒株包括致弱的血清1型MDV(如CVI988/Rispens株)、血清2型MDV(如SB1、Z4株)和HVT(如FC126株)。防止MDV早期感染对提高疫苗接种效果和减少损失亦起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出雏室和育雏室的隔离与消毒等措施。

  • 塞夫.禽病学.12版.苏敬良, 高福, 索勋,主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 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6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