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以多种形式的身体练习为手段,对小学生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小学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良好兴趣;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小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自信心、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团结协作精神;初步掌握有关个人卫生、安全、健康与环境的常识。
为适应新的发展,中国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发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该标准突出强调了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顽强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体育课、课间操和课余体育等组织形式来实现,全面发展学生走、跑、跳、爬、滚、攀登、钻等多种身体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