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药学领域 . 生物药物 . 抗体药物 . 偶联抗体 . 抗体-药物偶联物

抗体-药物偶联物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
条目作者房健民

房健民

最后更新 2024-09-15
浏览 179
最后更新 2024-09-15
浏览 17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一种将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毒性化合物通过连接子相连接而成的复合物药物。

英文名称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ADC药物利用单克隆抗体的靶向作用,把高效小分子毒性化合物输送到靶细胞内,可以提高抗体药物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少小分子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新一代靶向抗肿瘤药物。

早在1906年,德国免疫学家P.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德国,1854~1915)提出了药物靶向输送、到达特定组织的概念。2000年,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gemtuzumab ozogamicin)成为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ADC药物,它由CD33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毒素卡里奇霉素(calicheamicin)组成。上市后,由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和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于2010年6月撤出市场。2011年,美国FDA批准了一个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brentuximab vedotin(SGN-35),它由CD30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毒素MMAE组成,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临床效果突出。2013年,美国FDA批准了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上市,T-DM1是由曲妥珠单抗和细胞毒性药物DM1经连接子偶联而成,以人类表皮生长因子Ⅱ(HER2)为靶细胞,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全球有多个ADC药物正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阶段,这些药物中,有的使用了更新的ADC技术,例如定点偶联、新型连接子、新型细胞毒性药物等。

抗体-药物偶联物主要是由单克隆抗体(antibody)、小分子药物(drug)以及将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子(linker)三个部分组成。每一个组成的设计与选择都对药物的作用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ADC药物的单克隆抗体部分必须具有良好的靶点特异性和细胞内化作用,使ADC药物能特异地与靶细胞结合,并有效地进入细胞内部;小分子药物部分一般采用具有强烈细胞毒性作用的化合物,比普通化疗药的毒性强上千倍,充分发挥ADC药物的靶向杀伤作用,一般每个单抗分子连接3~4个小分子药物,以便取得最佳的药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ADC药物的连接子部分需要保证在外周血循环中稳定性,防止小分子药物脱落而产生毒性,在ADC药物进入细胞之后,连接子发生断裂,从而释放小分子药物。ADC药物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新药开发难度比较大。

ADC药物技术的发展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相对于常规的单克隆抗体药物,ADC药物具有更强的药效,能使以往难以成药的分子靶标成为新药靶标;与传统的小分子化疗药相比,由于ADC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输送作用,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较小,因此可以使用毒性更强的化合物。随着ADC药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期望有更多的ADC药物应用于临床。

  • PHILLIPS G L.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immunotoxins.South San Francisco:Springer New York Heidelberg Dordrecht London,201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