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一向是理论家争论的课题。一般地说,历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种类,并不要求作品拘泥于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和详情细节,而要求剧作家把创作的重心置于对历史人物的把握、表现和解释上。人物的历史可传性和真实性,应该是剧作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一原则时,剧作家可以根据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取舍、加工,不仅可以改变它的自然进程,而且可以进行局部的虚构。
历史纪实剧是历史剧的一个极端。它更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忠实再现,按照历史提供的确凿人物关系设计剧作结构,并以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安排剧情进展。这类剧目可以使观众获得历史知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艺术欣赏的要求。历史剧的另一个极端是历史故事剧。这类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并没有或少有历史依据,而是取材于某些曾经流传的历史故事,像中国戏曲中的杨家将戏、包公戏等。有人反对把它们归入历史剧的范畴,但也有人把它们看作历史剧中的一个特殊门类。
在中国,根据剧作取材的历史阶段,又有人把历史剧划分为历史剧和革命历史剧两类,后者专指取材于辛亥革命以后的现代革命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