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空间造型艺术,其遵循美的一般规律。桥梁是为满足陆地交通而修建的开敞延伸的跨越结构,与构造上封闭高耸的建筑空间相比,其功能不同,构造有异,因而在建筑艺术处理上也有其特殊之处。
桥梁建筑艺术
运用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技术语言,使桥梁建筑实体形象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 英文名称
- aesthetics of bridge
- 所属学科
- 土木工程
艺术的要点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桥梁建筑艺术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功能、材料和技术3个方面。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连接或延续线路,供车辆和人群等跨越障碍。为适应陆地和水上交通的发展,以及桥梁承载能力、通行能力等功能要求的提高,桥梁的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在主要功能之外,历史上的一些桥梁也会具有其他的附加功能,显现出桥梁的商业性、宗教性、军事性、政治性、民族性等特色。尽管这些附加功能与主要功能冲突,但却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那些经历过时间洗礼和历史考验的桥梁,其美学价值已得到世界的普遍公认。
建桥的主要材料历经天然的木、石到人造的钢材和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能存在差异,适用范围有所不同。随着材料科技的进步,钢材和混凝土可组合构成各种桥梁形式。另外,桥梁建筑艺术一般要求如实表现材料本身的色泽和质感。当材料本身的色泽和质感难以长期维系时,可结合色彩的应用,对钢材和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借此克服材料的缺点并同时丰富结构的色泽表现。
桥梁科技是实现桥梁建筑艺术的坚实基础。桥梁科技的进步,促使桥梁形式大为改观,结构造型更为丰富,艺术形象更为多彩。桥梁技术主要体现在设计和施工中。
美的形式是协调的。协调是指桥梁与桥位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一致,以及桥梁自身各组成部分(上部和下部、正桥和引桥、主体和细节、结构和装饰等)之间的协调统一。
桥梁与周边的环境协调,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调和或融合的方法。即使在对比的情况下,也要求两者协调或和谐。桥梁自身的形式协调,可借助于比例与对称、统一与变化、主从与均衡、稳定与动势、光影与虚实、节奏与韵律等处理手段,并考虑线条、质感、色彩等的影响。桥梁建筑的美,应首先从桥梁主体的形式协调中获取,若为突显建筑效果而需增加投入,所增费用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条件允许时,可有节制地在适当部位进行装饰。
当代桥梁的建筑特点是简洁明快、较少装饰,轻巧流畅、表现跨越,体现科技、协调环境。
桥梁不仅是跨越承载的工程结构,也是公共开放的大众建筑和造型多样的人工景观。桥梁建筑艺术的目的是体现社会和人文特色,表达时代和民族精神,为审美主体带来美感。
桥梁满足安全承载和交通顺畅的功能需求,是桥梁审美的基本前提。桥梁的形态美与和谐美,是桥梁艺术鉴赏的主要内容。桥梁形态美是指在不同角度、从不同距离欣赏桥梁造型时感受到的美感,桥梁的空间形态以及线条、色彩、质感等,是构成形态美的要素。桥梁和谐美是指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与周边环境一起构成协调的、整体的景观效果带来的美感,桥梁主体结构的形态美是其主要构成部分。
扩展阅读
- 万明坤,项海帆,秦顺全,等.桥梁漫笔.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