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推拿具有悠久的历史。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腕伤病诸候》指出:“卒然致损”而引起“血气隔绝,不能周荣”,通过按摩导引等法可以使气血恢复正常。历代不少医著记述了正骨推拿的许多方法,特别是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中总结的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之“正骨推拿八法”,是正骨推拿的基本手法。
正骨推拿流派所施用的手法一般可分为正骨手法与推拿手法两类。治疗骨折、脱位主要用正骨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则主要用推拿手法,在临床上两者往往相互配合使用。由于各人的实践经验不同,对手法运用也不尽相同。
正骨推拿流派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整复治疗作用,常用于治疗颈椎椎骨错缝、胸椎椎骨错缝、腰椎椎骨错缝、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扭伤(半脱位)、胸部迸伤及软组织损伤等病症。正骨推拿手法操作时要轻重得当,外柔内刚,稳妥连贯,要施法于外,受力在里,做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
正骨推拿流派在骨伤科病症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正骨推拿手法的运用要以正确的诊断为基础,掌握时机,应用熟练的手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