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综论〕 . 〔科学家〕

安德森,D.L.

/Don Lynn Anderson/
条目作者周华伟

周华伟

最后更新 2023-09-19
浏览 189
最后更新 2023-09-19
浏览 18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

英文名称
Don Lynn Anderson
出生日期
1933年3月5日
去世日期
2014年12月2日
最高学历(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加州理工大学

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55年于伦斯勒理工大学(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获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学士,在雪弗龙(Chevron)石油公司工作一年后,1956~1958年在美国空军剑桥研究中心工作,其间在格陵兰研究海冰上飞机降落问题。1958年进入加州理工(Caltech)攻读地球物理学,并于加拿大北美极地所兼职两年。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研究员,1968年任教授。1967~1989年担任加州理工地震实验室主任,1989年任麦克米兰冠名教授。1967~2014,安德森一直是地球物理学界领军人物之一。1972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8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欧洲地学大会名誉外籍会士,1988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1990年当选美国哲学学会会士,1988~1990年任美国地球物理大会总裁。2002年从加州理工退休。

安德森专长地震学、行星科学、矿物物理、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和科学哲学,擅于综合多学科知识来解析地学问题。率先研究了地震波的各向异性和黏弹性,并以此探测行星内部层状结构。把地震波的频散和极化作用引入地震学,从而实现用体波、面波和全球简振等不同数据共同反演行星内部结构。运用微观物理解答岩石长期流变与短期现象的关系。1981年与哈佛大学杰旺斯基(Dziewonski)教授共同发表的PREM地球模型(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是迄今最通用的研究地震波速、衰减值和密度层状地球模型。1985年带领团队发表了第一个地球壳幔三维各向异性模型。对探索地球和其他星球内部结构、组成及动力学规律作出过杰出贡献。

荣获奖项包括:美国地球物理大会1966年麦凯尔温奖章(Macelwane Medal)和1991年威廉·鲍伊奖章(William Bowie Medal)、美国宇航局1969年阿波罗成就奖(Apollo Achievement Award)奖和1977年杰出科学成就奖(Exception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 Medal)、美国科学促进会1977年纽科姆·克利夫兰奖(Newcomb Cleveland Prize)、德国地球物理学会1986年维歇特奖(Emil Wiechert Medal)、美国地质学会1987年Day奖章(Arthur L.Day Medal)、英国皇家天文学会1988年金奖、美国1998年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奖(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以及瑞典皇家科学院1998年克拉福德(Crafoord Prize)(被认为是地学界的诺贝尔奖)。平生发表数百余篇文章涉及地球、月球、金星和火星的组成和起源,代表性专著《新地球理论》(New Theory of the Earth)。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