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传播学 . 电子媒体传播 . 【广播电视内容生产与制作】 . 真人秀

真人秀

/​reality show/
条目作者陈欣钢

陈欣钢

最后更新 2025-03-05
浏览 254
最后更新 2025-03-05
浏览 25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把镜头对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自愿参与者,以竞赛或体验等作为主要结构方式,向观众展示他们真实的、即时的行动表现和思想动态。又译真实电视。

英文名称
​reality show
又译
真实电视
创建时间
2000
所属学科
传播学

真人秀既区别于非虚构的新闻、纪录片,也区别于虚构(fiction)的影视剧、综艺娱乐节目。在电视节目分类中,真人秀节目兼具艺术性和纪实性、介于虚构节目和非虚构节目之间。

真人秀在2000年前后产生于欧美。其雏形可以回溯到1973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一个美国家庭》(An American Family),以及1989年美国广播公司开播的《美国家庭滑稽录像》(America’s Funniest Home Videos)。第一档具有真人秀完整元素的节目是1999年荷兰的《老大哥》(Big Brother)。200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幸存者》(Survivor)在美国拉开了真人秀节目的大幕。此后福克斯电视公司的《诱惑岛》(Temptation Island),法国M6电视台播出的《阁楼故事》(Loft Story),德国电视上的《硬汉》(Tough Guy),瑞典出现的《求婚》(Marry Me)以及后来美国广播公司推出的《学徒》(Apprentice)等,掀起了真人秀的全球热潮。

作为源于欧美的电视节目类型,真人秀节目通过直接进口、购买版权、模仿改编等方式输入中国,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中国第一档真人秀节目是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制作的《生存大挑战》,该节目从全国500多名应征者中挑选3名挑战者,跟踪拍摄他们在6个月里跨越多个省份的旅程。2004年湖南卫视播出的《超级女声》则是选秀性质的真人秀节目,引发了“全民参与、想唱就唱”的“超女文化”“超女现象”。2010年以来,中国的真人秀成为重要的自制节目内容。

真人秀的主要特征:“真”即非虚构,纪实的手段;“人” 凸显人性,放大真实的行为和心理表现;“秀”则将原生态的节目内容搬上银幕。

①真人秀节目都具有明确的规则和目标。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其中的叙事过程是真实的,但任务与规则是导演和编导设计、规定的。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基本符合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一见钟情、一针见血等目标。②在叙事模式上强调悬念、强调画面的窥视性。一档节目最大的矛盾冲突和悬念往往是谁能够获胜,谁能够进入下一个回合,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节目中设置多台隐蔽摄像机和收声话筒,强调全方位记录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通过展现隐私的行为活动和隐私的心理活动,满足观众的窥私欲望,实现真人秀元素中的“秀”的特点。③真人秀节目将矛盾冲突作为重要的叙事策略。有竞赛、身份交换等环节设计本身带来的冲突,也有参与者背景多样化带来的矛盾。参与选手之间既存在互助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在欲望、性格、理念上都会产生复杂的矛盾冲突。

真人秀类型主要包括选秀真人秀、竞赛真人秀、体验真人秀、身份交换真人秀和情感真人秀等。选秀真人秀以海选为开端,以歌唱、表演或其他才艺的展示、评选为角逐方式。竞赛类真人秀强调竞赛性,具有多个环节,主要模式为比赛或游戏。体验类真人秀和身份交换真人秀都强调对陌生环境的体验性,通过节目引发人们对社会和生存环境的思考。情感类真人秀则多为恋爱节目、相亲节目。

  • 陈欣钢.跨国流动中的电视节目形态重构——基于中国真人秀节目的文本分析.电视研究,2011,(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