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的基本密度在0.40~0.90克/厘米3,竹秆部位、年龄、立地条件和竹种等因素对竹材密度都有影响,如毛竹竹秆自基部至梢部,密度逐步增大;同一高度的竹材,竹壁外侧密度比中部和内部的大;毛竹的密度1~6年生逐步提高,5~8年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8年生以后有所下降;立地条件好的竹材比立地条件差的密度低;分布在气温较低、雨量较少的北部地区的竹类竹材密度大,而分布在气温较高、雨量较多的南方地区的竹材密度较小。竹节密度略大于节间密度,毛竹竹节的基本密度(0.664克/厘米3)比节间部分(0.629克/厘米3)稍大。
首页
[{"ID":42424,"Name":"农学"},{"ID":43144,"Name":"林业"},{"ID":43171,"Name":"木材科学与技术"},{"ID":43183,"Name":"﹝性质﹞"},{"ID":43186,"Name":"竹材性质"}]
. 农学 . 林业 . 木材科学与技术 . ﹝性质﹞ . 竹材性质竹材物理性质
/bamboo physical property/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64次
竹材密度、含水率、干缩性和热学性质等。
- 英文名称
- bamboo physical property
- 所属学科
- 林业
竹材在生长时含水率很高,依据季节而有变化,并在竹种间和秆茎内也有差异。毛竹在砍伐时的含水率平均达80%左右。新鲜竹材的含水率与竹龄、部位和采伐季节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幼龄竹材比老龄竹材含水率高,自基部至梢部含水率逐步降低,竹壁外侧含水率比中部和内部低,夏季采伐的竹材含水率比其他季节采伐的要高。平衡含水率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材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含水率。木材和竹材在使用过程中,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会有波动,将会引起其含水率的变化,通常希望其含水率变化缓慢,因为含水率变化大将使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
竹材的径向和弦向干缩差别不大,轴向最小。毛竹从气干到全干状态,平均干缩系数(含水率降低1%的平均干缩率)分别为:弦向0.1822%、径向0.1890%、纵向0.024%。同一高度竹壁的内外层的干缩程度也有差异,竹青部分纵向干缩小,而横向部分的干缩最大;竹黄部分纵向干缩较竹青大,但横向部分的干缩明显比竹青小。与木材只有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才干缩不同,竹材一旦干燥即开始收缩,但是当含水率在70%~40%时,收缩停止,在此范围以下收缩又开始,在25%以下时干缩最大。
竹材的热扩散率与竹材生长的方向和高度的关系不大,导热系数、热扩散率、比热均在温度为70℃左右时具有最大值,毛竹竹材沿垂直竹纤维方向的几个热力学特性参数分别为:导热系数为1.1~1.4瓦/(米·开尔文),热扩散率在7~120℃取值为2.2×10-3~2.9×10-3厘米2/秒,比热约为2.51千焦/(千克·开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