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公告板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BBS)、电子邮件、博客、微博,以及即时通信工具等。
按信息的接收对象,可以将互联网交流工具大致分为私密型和公开型两种。私密型的交流方式,所发送的信息只有指定的接收者可以看到。公开型的交流方式,所发布的信息可以被系统所有用户看到。
电子邮件和BBS都是最早的互联网交流工具,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电子邮件继承了传统信函的功能,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发送和接收他人的信息。电子邮件属于私密型的交流方式。
最早的BBS系统出现在美国的伯克利大学。通过BBS系统,人们可以发布信息,浏览别人的信息,并通过回复功能来实现互动。直至今天,BBS仍然是重要的互联网应用。BBS是公开型的交流方式。中国目前大型BBS系统有天涯社区、猫扑社区、水木清华社区等。
博客(blog)出现在20世纪最后几年,它使得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地发布自己的文章。通常博客是公开的,可以被网络上所有用户看到。常见博客有新浪博客、CSDN博客等。
微博(microblog)是一种特殊的博客,其特点在于短小,限制每条信息的长度。此外,微博用户通常使用移动端来访问,这也是和博客的显著区别。微博也是公开的,发布者不能限定信息的接收者。常见微博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IM)是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上述交流工具不同,IM是即时交流方式,通常的模式是双方即时对话。近年来,IM纷纷向移动端转移,并逐渐取代传统的语音、短信,成为主流的通信方式。即时通信属于私密型交流方式,常见IM工具包括QQ、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