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是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既要认同本群体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群体的文化。所有地区和国家都具有多元文化,它不但反映在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上,也反映在不同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宗教、不同语言等群体的文化差异上。美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J.费斯克(John Fiske)提出,文化多元的划分实际上是权力阵营的划分。
文化多元性一词很早就出现了,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不断深入。20世纪中期,反种族主义、女权主义、人文主义等学术思潮推动了人文对文化多元性的讨论。到20世纪后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现实实践中越来越不能回避文化多元性的问题,因此该议题也成为地理学界关注的问题。
文化多元性与文化地理学的关系是,如何判断空间利用上体现文化多元性,如地标性景观代表了哪个群体的文化,公共空间、公共设施是否保护了各类群体具有公平的使用权利,历史遗迹保护是否展示了多元群体的历史等。
文化多元性派生出文化多元主义,其主要理论有三个:①J.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宪政民主思想。即只有当人们把自己看作是法律制定者时,权力系统才能既注意不平等的社会条件,又考虑文化差异。②C.泰勒(Charles Taylor)的政治承认的政治哲学思想。作为一个民主政体,只要所有公民的权利得到保护,且没有人被迫接受某种价值观,那么政府就有权干预,而不是保持中立。例如在赋予黑人、妇女、少数族裔平等的公民权利时,政府要起作用,而非维持原状。③解构主义。它反对以共同一致的标准作为话语霸权或唯一正确性。
文化多元性对当代一体化的世界既有积极意义和影响,也有消极的方面。积极意义:①文化多元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②具有包容性的不同文化可以取长补短,甚至进一步实现文化创新。多元文化主义的消极影响是过分强调文化的差异,会阻碍人们对人性中共同的善与美的忽视,阻碍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妨碍建立新的文化秩序和政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