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林业 . 森林植物学 . 森林植物 . 〔用材树种〕

蒙古栎

/mongolian oak/
条目作者方炎明

方炎明

最后更新 2023-10-26
浏览 1492
最后更新 2023-10-26
浏览 149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壳斗科栎属一种。中国东北地区的珍贵用材树种和阔叶林主要组成树种。

英文名称
mongolian oak
拉丁文名称
Quercus mongolica
壳斗科
栎属
蒙古栎种
所属学科
林业

由德国植物学家F.E.L.von 费希尔(Friedrich Ernst Ludwig von Fischer,1782~1854)和C.F.von 勒德波(Carl Friedrich von Ledebour,1786~1851)于1850年命名,种加词mongolica意思是蒙古的。

主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等省(自治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乔木,高30米。幼枝有棱无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7~19厘米,宽3~11厘米,先端短钝或短突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锯齿7~10对,幼叶沿脉有毛,成熟叶无毛,侧脉7~11对;叶柄长0.2~0.8厘米,无毛。雄花序和雌花序分别生于新枝下部和上端叶腋。壳斗杯形,包坚果1/3~1/2,小苞片三角状卵形。坚果径1.3~1.8厘米,高2.0~2.3厘米,无毛。花期4~5月,果期8月。

图1 蒙古栎图1 蒙古栎

图2 蒙古栎叶图2 蒙古栎叶

图3 蒙古栎果实图3 蒙古栎果实

图4 蒙古栎壳斗杯形包坚果图4 蒙古栎壳斗杯形包坚果

图5 蒙古栎成熟包坚果图5 蒙古栎成熟包坚果

最适气候条件为年均降水量330~910毫米,≥5℃有效年积温为1200~3500℃·日,最暖月温度为17~26℃。喜光,不耐阴;树皮厚实,耐低温;深根性,抗风;适合湿润肥沃的棕色森林土,耐瘠薄;抗火性强,种子在过火林地上可萌发。常在阳坡或山脊与杨、桦混生,也有小片纯林。

一般在采伐迹地上进行更新造林。选择形态完整、发育健壮、性状优良的中龄采种母树,在9月中上旬当种子大量落地时采种。播种前进行杀虫处理,采用冷水浸种24~48小时,剔除劣质种子。一般在10~11月或4~5月进行直播造林。造林密度为4400~5000穴/公顷,每穴种子2~3粒。树干解析表明,胸径和树高平均生长高峰分别在20年和15~20年;材积平均生长量在35年前增长较快,数量成熟龄为60年左右。63年生解析木胸径和树高分别达31.0厘米和19.5米。

《中国树木志》记载有蒙古栎的一个变种——粗齿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var. grosserrata)。《全球植物名录》(The Plant List)将其归入分布于俄罗斯远东、韩国、日本的蒙古栎亚种(Quercus mongolica subsp. crispula)。按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美国植物学家A.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1919~1992)提出],壳斗科属于金缕梅亚纲壳斗目。按APG-IV(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IV)分类系统(由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建立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第四版),壳斗科(目)属于蔷薇类植物中的豆类植物。

环孔材,纤维长度1.39毫米;气干密度中等(0.7克/厘米3),顺纹抗拉抗压和静曲强度较高,木材品质高,纹理美观,可作地板、家具和橡木桶。还可作薪炭、养蚕、培养食用菌。具抗蚀、护坡、保水和保土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郑万钧.中国树木志:第2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