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以后,贸易自由化政策通过签订贸易条约和关税协定而扩大到其他国家。其中重要的进展是1860年著名的《柯布登舍瓦利埃条约》,它是19世纪60年代把欧洲大部分地区变成低关税集团的第一个贸易条约。法国一贯执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9世纪上半期更是如此。当时法国为了抵制英国棉纺织品和毛纺织品的竞争,一方面绝对禁止棉纺织品和毛纺织品的进口,另一方面提高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在英国,19世纪50年代带有保护性质的制成品关税主要是针对法国优势产品的。根据此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把对白兰地征收的关税降低到殖民地产品的水平,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这使得法国获利最大。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焦炭、生铁、亚麻制成品等的关税。签订1860年《柯布登舍瓦利埃条约》的是英国反《谷物法》同盟的代表人物R.柯布登(Richard Cobden,1804~1865)和法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经济学家M.舍瓦利埃(Michel Chevalier,1806~1879)。
这个条约标志着自由贸易把法国这个一向被视为欧洲保护主义关税的堡垒也攻克了。随后欧洲开始了一系列根据自由贸易原则进行的关税条约的谈判。法国1862年与比利时、德意志建立了关税同盟,1863年与意大利,1864年与瑞士,1865年与瑞典、挪威、汉萨、西班牙和荷兰,1866年与奥地利,1867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连当时已经实行自由贸易的英国也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意志关税同盟缔结条约。《柯布登舍瓦利埃条约》使得19世纪60年代成为欧洲自由贸易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