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林业 . ﹝综合﹞ . 森林旅游

中国森林旅游业

/China's forest tourism industry/
条目作者张玉钧

张玉钧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70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7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以山水森林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产业。属于生态产业,是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林业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部分。

英文名称
China's forest tourism industry
所属学科
林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定,要求在保护和发展森林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森林资源的利用,增加木材产量和各种林产品产量,实现青山常在和永续利用,使林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国家林业部从1980年起,着手兴办森林公园,开展森林旅游,逐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张家界国营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游客日益增多,得到国家高度重视。1982年,中央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标志着中国以森林公园建设为主体的森林旅游业开始起步。国家林业部于1992年成立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随后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森林公园领导管理机构,标志着森林旅游业逐步规范化发展。1992年,全国森林旅游工作会议的召开明确提出要求,森林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的国有林场应建立国家公园,社会各界对发展森林旅游的热情也逐渐高涨,森林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林业部于1994年颁布《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6年颁布《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为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发展完善制度规范、健全标准体系。

2001年,全国森林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将森林旅游作为林业的一项重大支柱产业来建设,标志着全社会对森林旅游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森林旅游建设力度迅速加大,各种投入不断增加,森林公园数量快速增长,森林旅游市场逐渐成熟,森林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2011年国家林业局成立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印发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16年,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森林旅游逐步由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向多种业态同步发展模式的转变。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一次将森林旅游纳入其中,为新时期全国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国民户外游憩需求的提升和森林公园的发展,森林旅游逐渐形成了集自然教育、森林疗养和运动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创新业态。实践证明,经过40年来的努力,中国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一直保持着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中国林业重要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

中国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成就主要包括:①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赋予“森林旅游”法律地位。“森林旅游”“森林步道”“科普设施”正式写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于进一步推动全国森林旅游发展、加快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强化自然教育工作具有历史性意义。②文化和旅游部开始“加盟”中国森林旅游节。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打造,中国森林旅游节已经成为搭建平台、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一个大平台。中国森林旅游节主办单位的调整,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森林旅游节的办节成效、提高社会影响,并更有力地推动全国森林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③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18亿人次。截至2019年,通过积极培育包括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康养、自然教育、户外运动、冰雪旅游、森林步道等新业态新产品、加大森林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等,全年森林旅游游客量超过1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占国内旅游人数的30%左右,创造社会综合产值达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森林旅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林草业最具影响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④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进入森林旅游视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组织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项目申报和绩效管理,并组织开展了现场调研和研学实践指导,并先后组织举办了全国自然教育培训班。

中国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经验主要包括:①市场需求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原动力。森林旅游要发展,必须做大做强旅游市场,必须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产品质量和品牌。森林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往往都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森林旅游产品。②资源保护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基础。森林旅游资源是森林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森林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森林旅游业。发展森林旅游必须要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必须科学编制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才能实现森林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举;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脆弱性、环境的敏感性和空间的承载性,确保森林资源不破坏;必须加强环境教育,增强企业、游客和全社会的森林旅游资源保护意识,防止建设性破坏,才能使森林旅游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 吴章文,吴楚材.文首文森林旅游学 . 2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 兰思仁,戴永务,沈必胜.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三十年.林业经济问题,2014,34(2):97-10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