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信息学属于安全信息学的子研究领域,2005年由中国学者曾大军等提出,旨在为传染病预防、监测和管理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传染病信息学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识别传染病的遗传性生物标记,从而更加有效地设计疫苗,最优化抗菌药物的开发。传染病信息学的应用场景包括公共卫生部门的传染病监控与防治、国家安全部门针对潜在生物恐怖主义袭击的预防和应急响应等。各国已经应用传染病信息学开发并部署了多个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如BioSense系统、RODS系统、BioPortal系统等。
传染病信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4个部分:①电子数据管理;②信息共享与监控基础设施构建;③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④政策与隐私问题。其中,电子数据管理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设计、数据检索、报告生成等;信息共享与监控基础设施构建涉及数据标准制定、系统架构设计、数据访问控制、警报生成与分发等;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涉及时空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实时数据监控等;政策与隐私问题涉及操作合法性、数据所有权、数据分发与警报、数据共享激励机制等。
传染病信息学研究还存在诸多挑战,例如实现已有各个传染病信息系统的数据互通共享、提升传染病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数据建模能力、研究保障隐私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