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被子植物

悬钩子属

/raspberry genus/
条目作者高信芬

高信芬

最后更新 2023-07-18
浏览 438
最后更新 2023-07-18
浏览 43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被子植物真双子叶植物蔷薇目蔷薇科的一属。

英文名称
raspberry genus
拉丁文名称
Rubus
蔷薇目
蔷薇科
所属学科
生物学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灌木、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弯拱或匍匐,通常具有疏或密的皮刺,匍匐茎通常节上生根,并发育为新的植株。叶互生,单叶、奇数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托叶通常与叶柄离生;叶片纸质或革质,边缘通常具或粗或细的锯齿或重锯齿,背面通常具皮刺或针刺;侧脉羽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聚伞状、伞形、伞房、蝎尾状、总状或圆锥状,少数为簇生或单生;具苞片,小苞片缺乏;花两性,稀单性而雌雄异株,花梗具皮刺、毛被、腺体或腺毛;花托碟形,花被片和雄蕊均着生于花托顶端边缘;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6或0),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离生;雄蕊多数,花丝丝状,花药2室,椭圆形或卵形;心皮多数,离生,着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花柱近顶生。聚合小核果5~100聚生于凸起的半球形、圆锥形或圆柱形花托上,黄色、红色、深紫色或黑色,花萼宿存;每个小核果具1粒种子。

本属约有700种,1911~1914年,W.O.福克基于形态特征建立的分类系统将悬钩子属分为12个亚属,即单性莓亚属(Subgen. Chamaemorus)、矮生莓亚属(Subgen. Chamaebatus)、匍匐莓亚属(Subgen. Cylactis)、刺毛莓亚属(Subgen. Dalibardastrum)、木莓亚属(Subgen. Malachobatus)、空心莓亚属(Subgen. Idaeobatus)、常绿莓亚属(Subgen. Lampobatus)、悬钩子亚属(Subgen. Rubus)、Subgen. Dalibarda、Subgen. Comaropsis、Subgen. Orobatus和Subgen. Anoplobatus,并被广泛使用。后来根据澳大利亚的种类又建立了Subgen. Diemenicus、Subgen. Micranthobatus,其中中国分布有8个亚属。但由于本属拥有大量的异源多倍体,根据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只有Subgen. Orobatus和Subgen. Anoplobatus是单系,其他亚属都是并系或多系,因此,需要更多的基因组数据才能建立一个合理的属下分类系统。

本属不少种类果实多浆,味甜酸,可直接食用,也可制酱或作酒,有些种类的果实、种子、根和叶可药用,茎皮、根皮可提制栲胶,还有的可庭园栽培,供观赏。

悬钩子属植物在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中就有记录,如《尔雅》《诗经》等,记录了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木莓(R. swinhoei),常见的栽培种类有木莓、悬钩子(R. corchorifolius)和覆盆子(R. idaeus)。在中国常见的种有秀丽莓(R. amabilis,图1)、西南悬钩子(R. assamensis,图2)、粉枝莓(R. biflorus,图3)、插田泡(R. coreanus)、椭圆悬钩子(R. ellipticus)、白叶莓(R. innominatus,图4)、高粱泡(R. lambertianus)、红刺泡藤(R. niveus,图5)、茅莓(R. parvifolius,图6)、大乌泡(R. pluribracteatus,图7)、空心泡(R. rosifolius)、川莓(R. setchuenensis)、红腺悬钩子(R. sumatranus)等。欧美各国栽培的种类有覆盆子、糙莓、黑莓、美莓、露莓、南露莓、珍奇露莓等。

图1 秀丽莓图1 秀丽莓

图2 西南悬钩子图2 西南悬钩子

图3 粉枝莓图3 粉枝莓

图4 白叶莓图4 白叶莓

图5 红刺泡藤图5 红刺泡藤

图6 茅莓图6 茅莓

图7 大乌泡图7 大乌泡

  • WANG Y, CHEN Q, CHEN T, et al.Phylogenetic insights into Chinese Rubus(Rosaceae)from multiple chloroplast and nuclear DNA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5,7:968.
  • ALICE L A, CAMPBELL C S.Phylogeny of Rubus (rosaceae) based on nuclear 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sequences.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99,86 (1):81-9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