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巴黎一个地主家庭,卒于凡尔赛。1710年在巴黎开始学医,1718年成为外科医生,174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任巴黎大学医科副理,后任常任医师。1749年以御医身份进入凡尔赛宫。恰逢法国和欧洲流行“中国热”,激发了他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之情。他赞赏孔子,专门以《孔子的简史》为题撰写了孔子的生平;大约在60岁时开始关心经济问题,特别是农业和赋税的问题,创立了重农主义的各项基本理论。1756年、1757年分别撰写了《租地农场主论》和《谷物论》两篇文章。他在《经济表》(1758)这一著作中,归纳出他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1769年的《中国的专制制度》,被称为当时欧洲“崇尚中国运动的顶峰之作”。书中详细考察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并给予了高度赞扬,且多处流露出对孔子的膜拜。魁奈也赞赏儒家学派重本轻末的主张,受儒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就与足”思想影响,认为“农人穷困,则国家穷困;国家穷困,则国王穷困”,得出只有农业才是国家财富源泉的重农学派的观点。去世后的悼词是以儒家的规范来书写的。